第一七五章虛空劫數(2 / 2)

元始諸天 棄還真 8438 字 11個月前

這一位昭德帝的底蘊之厚實,簡直難以想象,不愧是幾尊中興明主之一。不但著天命在身,更有人道眾望獨攬,幾乎立時有了僅次於太宗、宣宗、文帝、武帝,這幾尊盛世之君的力量。

荀少彧稍稍抬手,安撫道:“昭德初入龍庭,不知陰世龍庭規矩,不知者不為罪。”

“……不知者不為罪!”

昭德帝垂頭,沉聲道:“孫臣,謝過祖龍寬宥。”

荀少彧道:“嗯,歸位吧!”

昭德帝肅容一拜,道:“喏!”

隻見這尊昭德帝,渾身赤氣沸沸,一道赤龍真形咆哮而起,一分赤氣化為一道赤色符籙,其餘九分赤氣,化作大、小數百縷之多,一一落入曆代帝君、勳臣之手。

不少帝君、勳臣麵露善意,衝著昭德帝徐徐頷首示意。

一尊五爪龍榻龍椅,自下方龍台處徐徐升騰。兩側各有數百、上千鬼神在一側,恭敬的矗立著。

“臣等,躬請陛下歸位!”

這一些皆是昭德一朝的名臣名將,俱是昭德帝的心腹之臣。此時入得冥土,也就是昭德帝的職司班子。

昭德帝道:“諸位,毋需多禮。”

…………

龍台朝會散去,荀少彧目送諸位帝君,踏出一重重龍台金闕。

他矗立良久,終於感歎一聲:“一千多年的底蘊……這一方世界的時間流速,愈發接近於金敕位階的世界了。”

大成世界、大越世界、主世界的虛實交替,時間交錯的空虛感,讓荀少彧頗感不適。

“不過,沒想到……這一方世界的潛力,竟然真的如此之大!”不乏濃濃的驚歎,荀少彧環視周匝,一重重金碧輝煌的宮宇,構建了這一方龍庭之基。

“區區一方赤敕世界,竟然有了拙升金敕世界之機。其價值較之以往,遞增了何止數十、上百倍。這等世界,簡直百中無一!”

荀少彧能知道這些信息,石鏡可謂居功甚偉。這一方神秘石鏡中,或多或少有一著些,關乎世界等階高低之類的秘聞。尤其是在石鏡,錚錚跨入第七品之後。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其能夠給予的信息,更是愈發的完整。

“諸天萬界,固然世界萬萬以計,但真正能存在生命的,但有著金敕位格的,終究還是少數中的少數。”

荀少彧感受著世界的脈動,在這方世界的一千二百年之前,他就感受過這種脈動。也正是這一脈動的微妙促動,才讓荀少彧真靈回歸大越龍庭。

“大機緣,大造化!”

“人道功德,天道功德!”

身負億萬香火願力,一點點彙聚間,化為點點金黃神光,浮懸於三尺之外。

更有周閘絲絲清光朦朧,讓荀少彧的麵龐,看來愈發的虛無緲然。

荀少彧此刻,身承人道萬民之望,執掌天道大運中樞,可謂時來天地皆同力,一舉一動間,都帶著一股莫然不可預的凜然天意。

“隻是可惜,本質終究差一絲!”

哪怕此時荀少彧,堪稱天命之之子,但距離真正的金敕,仍是差了一絲最重的本質。

而這方世界的本質,也隻是金紅而已。並非純金之色,如何承載一尊本質純金的存在。

荀少彧囈語著:“這一絲瑕疵,莫非就是吾,應對劫數的一線生機所在?”

正所謂得大機緣,應大劫數!

天地精氣淤積湧動,世界劫數暴發。茫茫虛空宇宙中,自有臨近的這一方世界的某些存在,化為域外天魔,降臨此方天地。

而這,也正是這方天地,需要經曆的一次重要蛻變,成龍成蛇在此一舉。

荀少彧默然坐在龍椅上,呢喃自語:“對吾而言,這又何嘗不是一次契機……畢竟,執掌一方金敕世界,何其之難也!”

先不提荀少彧自身,有沒有降伏金敕世界的神通,單單尋覓一方金敕世界,在萬萬世界中的一粒沙爍,猶如大海撈針似的,想找也沒得找。

而且就算僥幸找得到,以一方金敕世界的體量,隻是稍稍動彈一二,就能生生壓死他。

“但,若是這一方世界,尚處於赤敕之時,吾就將其煉為己用,待到其升格金敕,又是該是何等大的好處。”

一切資糧儘數熔煉,他荀少彧以此為根基,未必不能更進一步,奠定神道正四品金身的境地。

荀少彧道:“或許,證就神道金身之境後,吾也該用斬法身之術,修出幾尊法身,留在這幾方世界。”

這是隨著修為、眼界的提升,自然而然升起的心思。

荀少彧固然能在幾方世界,來回穿梭自如,但也是打個時間差而已。

若是碰上個高等世界,甚至與主世界的時間流速相若的大世界,荀少彧就真的分身乏術了。

…………

此時,冥土陰世中,一方神秘所在。

一尊相貌平平的青年,著黑袍帝冕,端坐在一方黑色龍椅上,平靜的看著其他十二尊‘同僚’。

這一尊青年緩緩道:“他,‘又’回來了!”

其看似平淡的麵容,在提及‘他’時,眉宇微微蹙動,仍存一些忌憚之意。

另一尊帝者,眸中不住閃爍著殺機:“他麼……”

顯然這一尊帝者,與‘他’有著非同一般的恩怨。

一尊中年帝者見狀,蹙眉道:“帝慶,你與‘他’的恩怨,吾等管不著,也不想去管。”

“但是……”

說到此處,中年帝者語氣稍稍沉下,道:“如今天地大變之即,劫數來臨之際,眾生皆在劫中。吾等身為地君,身合一方大地,與世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而‘他’,在這方世界中,也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一環。兩方此時不是對手,就算以後要分個生死,也要在度過這一重劫數之後。”

“吾等的利益,是相同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