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成龍看著自己費了不少心力寫出來的奏折,很滿意。
天色已晚,於成龍一個人在書房當中,打開窗戶,眺望開去,一縷月光傾潑下來。
於成龍在獨自思考著。
“我能以心照明月,這兩本奏折上去,必定要引起天下轟動,可是如今的我命早已經不屬於自身了,皇上對我恩重如山,我欠了天下萬民那麼多,隻能今生以此身想報了。不管是誰讓我想到的這個方麵,我都要感謝他,因為這能讓官員對百姓的逼迫減輕,也能讓我的心理好受一點。”
老於同誌雖然一向是清廉如水,可他也不是完全的書呆子,知道士林的分量,更加明白他這兩個折子的重要性。
可他仍然是義無反顧了。
如果說換成是他沒有扒掉堤壩,讓洪水將萬千百姓的家園淹沒的話,可能於成龍就是想到了也不會上奏。
畢竟他也是士林的一份子。
可是自從他待罪以來,整個人就變了,不敢說是無欲無求,反正他求的不再是清名,而是希望能讓因為他喪命的眾多百姓得到安息,他現在是完全拋棄了自己這個小家,全心全意的為國家著想。
“當差不好辦,不過讓他們去給更多的蒙童之類的教書,這是聖人之道,如果有人反對的話,那他就不配成為士林中的一員。老夫應該從哪裡做起的,京城當中肯定不缺先生了,京郊當中,將幾個休沐的日子湊一湊,老夫也去教書幾天,算是老夫的當差。”
於成龍現在是無欲則剛,所以他既然上了折子,就表示他肯定會第一個做到。
所以第二天的大朝好看了。
康熙麵不改色的看著於成龍的奏折,仔細的聽著他所說的種種。
“於成龍啊!於成龍,朕本來以為你的才乾也就這麼多了,沒有想到經曆了上次的劫難之後,幾年的沉浮你居然能做出這麼一翻文章來,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有了鹽政和漕運增長的銀子打底,這到是可以做。可這完全是得罪了整個士林的政策啊!”
康熙心中也在幾番思考,可是他也明白,隻要能實施,實際上對於整個大清來說是一件好事。
“皇上,聖人說過,有教無類,我們士林中人自然要做到這一點,當差,讀書人自然不能跟其他人一樣,天下的蒙童有那麼多,可以讓他們在就近的村落當中,用納糧的款項修建學堂,他們可以充當先生,從廩生到舉人到進士,不需要占用每個人多少時間,根據品級可以定下當差的時間,納糧的款項不僅僅可以修建學堂,還可以幫助鰥寡孤獨,這也是德政一件,臣以為如果有人反對的話,那麼他一定是士林當中的敗類。”
得了,老於同誌也學會腹黑了。
四四一聽,暗中豎起了大拇指,“前世朕怎麼就沒有想過當差的分彆呢,所有的人都認為是要修橋補路之類的,完全可以開辟一個新的行業嘛,讀書人愛麵子,給他們麵子也就是了。”
這說起來跟四四和老於同誌所處的地位有關。
胤禛那個時候是皇帝,自然一切都是從皇上這個角度去想。
而於成龍本來就是士林當中的一員,他就是再為百姓考慮,本身應有的驕傲是少不了的,所以既然胤禛已經讓他把當差往教書這方麵去想,那麼隻要思路一打開,於成龍自然可以做出一篇錦繡文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