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技術有多麼重要,技術的基礎是什麼,是人才。
呼吸科主任說:“什麼時候像寧老師你們這樣的老師都能培養出國外這樣的人才,可就幫大忙了。”
“國家一直在培養這一類學生。”寧雲夕答道,“但是教育是一項長期工程,是屬於慢投資。科研更是需要代代人才的積累。我們要追趕國外確實需要時間。”
“所以現在不知道怎麼辦了。”呼吸科主任拍著手心痛心疾首地說,“救命的事兒,國外專家一句話沒空都能給你拖著。誰讓你國內沒人呢。”
“不會沒人的。我可以看一下那個壞了的呼吸機嗎?”寧雲夕問。
呼吸科主任雖然沒有覺得她能修,但是反正東西壞了都壞在那裡了,誰來看一下都可以吧。於是沒多想,帶了寧雲夕過去看。
寧雲夕心情是挺沉重的,在這個年代,讓她更能體會到的是教育和科技發展都是多麼的迫切迫切。沒有科技,隻能被國外製約,命都掌握在他人的手裡,這是多麼叫人恐怖的一件事情。
到了放呼吸機的庫房,寧雲夕沒有急著打開異眼,而是先拿了呼吸機的說明書來看。這是一台從德國進口來的呼吸機,所以說明書上坑爹的連英文都不給你寫,寫的全是德文。國外之所以這樣做,到底就是害怕不小心泄露了什麼商業秘密,給我們偷了去用不買他們的了。
其實說明書這種東西,壓根泄露不了商業機密。隻能說外國人對我們的警惕性有多高,高到叫人感到離譜和莫名其妙。這種事情,寧雲夕在未來一樣遭遇過,算是司空見慣了。德文,對她來說有點兒難度,她會一點,但是再不濟,有異眼幫她翻譯。,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