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雲夕點點頭。
石老師同她坐下聊起其它話題:“聽說寧老師現在在家裡輔導學生?”
這些人消息都很靈通,寧雲夕想,答:“是。一個朋友要考首都四中,我估計今天應該有消息回來了。”
“高三?”
“不,高一。今年剛好十六歲,想插班高一。”
石老師對她說的這個消息感到吃驚:“怎麼高一找你輔導功課?這有點兒大材小用。”在石老師看來,讓寧雲夕教不是高考衝刺的學生都是浪費的了。
寧雲夕解釋道:“話不能這麼說。有種教育觀念叫做十四歲。十四歲那年的教育很重要,因為在這個年紀,剛好是青少年發育期的巔峰,在身體上的變化會讓孩子的心理上同時產生一種迷茫和錯覺,使得孩子容易進入叛逆期。說不說這種叛逆期會不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上為一方麵,另一方麵,我們在學校的課堂上,十四歲以後剛好是進入了化學物理等理科開課的時期。這個學生,明顯在物理化學剛開課的時候沒有打好基礎。”
這同樣是為什麼寧雲夕當時讓胡斌做的第一套題目是自己家小四初三做的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