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兒都要循序漸進才好。但若是你學會了拒絕,你就知道,彆人的要求,不是你的負擔,你可以輕鬆拋下這個負擔,坦誠而又自信的告訴彆人,這個事兒我不想做,我拒絕。”
富察氏似乎明白了什麼,臉色慢慢的迷茫和徹悟交換著,一直不說話在想著什麼,金秀也不催促什麼,隻是自己喝著茶,翻看著一本書,不一會外頭小劉子稟告,“南府來人了。”
“什麼事兒啊?”來的是馬太監,他就在中庭打千問好後稟告,“外頭的院子已經都安排妥當,給各處的帖子都下了。”
“有沒有人說不來?”
“誰敢呢!”馬太監笑道,“南府的地位擺在這裡,下帖子給他們,就是外頭那些人天大的福氣!再加上魏班主在圓明園一本《鎖麟囊》演的如此好,萬歲爺都喜歡看的新戲,外頭的人早就傳遍了,卻還是不能夠聽過,這一次有機會見,還能不來嗎啊?!”
“瞧瞧,”金秀對著富察氏笑道,“他們不會說不,就是因為他們在這個事兒上沒有信心了,”金秀站了起來,“我折騰出來了新戲,他們還不知道是什麼戲,這會子我下了帖子叫他們進來,誰敢不來?都想著要一睹真容呢。”
中秋節問著皇帝求來的恩典,就隻是要問內務府所擁有的宅院之中,選一個適合改造成戲園子的地方,這個戲園子不能算是對外公開演戲的,而是作為教習和演練之所,彙聚天下名角之用。
南府原本的所在地西苑不適合人來人往,也不適合人頻繁進出,金秀要選這麼一個地方出來,就是要借著新戲編排出來的勢頭,告訴外頭的各大戲班,自己這個新戲的實力如何,藉此《鎖麟囊》的威力,將所有的名角都降服下來,讓這些人為自己所用,然後一起加入到這個新戲編撰和創新的道路上來,讓南府真真正正才成為金秀在皇帝麵前吹噓的那樣:“梨園行當所有人景從向往之地。”
《鎖麟囊》在圓明園之中連續演了三日,首日是內宮女眷看戲,第二日是賜給大臣聽戲,第三日又是請了宗親來看戲,雖然這本戲沒有在外頭演過,可早就通過了大家口耳相傳傳了出去,一時間四九城有名的人都談《鎖麟囊》,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聽過見過,但這個好奇心是完全被提起來了。
而金秀要將這個院子給安排下來,就是做好了打算,要把所有的力量都搜集起來,繼續要做其餘的大戲編排出來,魏長生不是須生,其餘的戲,不是都能演的,而金秀腦子裡頭所記住的這些後世名劇本都需要群策群力才能孕育出來,靠著金秀自己,不能夠。
而且金秀也有其餘的想法,“與民同樂,乃是昔日聖皇做禮樂的本心所在,南府所演的大戲,給萬歲爺瞧過了,萬歲爺說好,自然外頭的老百姓,也可看!”金秀對著馬太監笑道,“定下給各班名角兒聽戲之前,先唱三天三夜的《鎖麟囊》!一來為魏長生捧場一鳴驚人,二來也讓四九城的人都知道,這一出戲到底是什麼好戲!”
等到這本新戲的聲勢轟動起來,那麼無論是哪一家的角兒,都不會不來了,就算是高恒還有些許威壓在,但是對於梨園行當來說,新戲,一個新的唱腔和新的劇種出現,不可能不會引誘的他們出來瞧一瞧,他們不可能對著南府的這個邀請說“不”。
“福晉又要編新戲了嗎?”富察氏好奇的問道。
“是,萬歲爺說了,正旦的賜宴,也是要聽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