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鍋從天上來(2 / 2)

淩霄知道後,自然是不會讓這個計劃成功,因為原主一直惦記著兩個兄弟,她對他們的感情十分深。

她已經知道十二娘的想法:一旦淩霄去了燕地,親姐走了之後,作為世子夫人的十二娘就可以用表姐的身份接著照顧兄弟兩個,就算是施恩。

淩霄很快就想出來這可能發生的事情,表麵上她的麵容就沒有什麼變化,也是接著很平淡地說話,她現在身上穿的是改良版的道服,讓侯夫人沒有太多說話的**。

在她看來淩霄就是個道姑,根本不需要在意,除非那種有道高手才值得她的垂青,而淩霄根本就是不夠格,所以十二娘很快就帶著淩霄退出來。

侯夫人自然知道兒媳的打算,在她看來兒媳想法的確是很不錯,現在對陶家的兒郎施恩是個不錯的主意。

很多時候多個朋友多個路,甚至可以用他們的婚事進行聯姻,要知道有些人家就喜歡這種人家的兒郎。

在出正院的路上淩霄一直沒有說話,隻有十二娘在緩緩得介紹著侯府裡的一些景觀和一些趣事。

能夠看的出來十二娘活得很好,錦衣玉食不說,她的神態裡隱隱帶著一種顯擺的心理。

這種顯擺的心態還十分隱形,就連十二娘自己都沒有注意到自己竟然是顯示出來。

淩霄由衷地感覺到十二娘從第一次看見自己起,就帶著攀比的心態。

這是為什麼?現在回想從第一次十二娘到彆院看自己開始。

她應該就帶著一種顯擺的心態,有種想要比較什麼。

淩霄注意到了之後並沒有想著追問清楚。

十二娘絕對不會說認識自己。

她隻會說:就是因為兩個人長得很像。

作為具有另一個你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比較一番。

而十二娘應該是心裡很不服氣,她想要自己是獨一無二。

所以是這樣嗎?但淩霄還是感覺這中間還是有不少奇怪的地方。

首先原主和十二娘之間在幼童時節就分開,彼此之間就沒有什麼交集。

真的說起來兩個人身份都有自己的優點,陶家在沒有出事之前的地位也不低。

那時候兩家是旗鼓相當,後來陶家出事不得不離開朝廷,作為陶家女的原主的身份是有些低。

但陶世家的牌子還沒有徹底倒下,直到陶家遭遇洪水後就一落千丈,十二娘才再一次出現在淩霄眼前。

之前搜索原主的記憶發現原主沒有十二娘的早年記憶,就在剛才再一次搜索,淩霄終於想起來原主和親娘說過的話。

陶母曾經開玩笑地說過,有一次在自己娘家參加老祖宗的壽辰時,她遇到一個長得和原主長得很像的孩子,兩個坐在一起就感覺太像。

那時候她們彼此穿著不同的衣服,還是比較容易辨彆。後來有人比較閒,就給原主和十二娘穿上一樣的衣服,梳同樣的揪揪,結果大家根本就認不出來誰是誰。

那時候兩個孩子還不怎麼會說話,十分相像,像到連兩個當娘的認不出來誰是誰,後來幸虧兩個的手腕上帶著不同的手鐲,才認出來誰是誰。

等淩霄終於挖出來這段記憶後,有些感覺很好笑。聽說有些長得十分相像的雙胞胎就喜歡考大家是否認出來是誰?

結果竟然這麼搞?難道後來這件事十二娘自己也知道,才會這麼努力,結果還是輸給自己後有些想不開。

原主後來在二歲後就離開京城,在這之後就沒有再見到十二娘,她還是想要壓住原主的任何發展?

淩霄在心裡是帶著十二萬分的好奇,想要問問這位同學是怎麼考的,卻最終按下好奇。

因為她有種感覺,總有一天會一切都揭開謎團,她不急,有時候帳要慢慢算。

淩霄就裝作根本沒有發現對方的心態,隻是慢慢跟著十二娘走著。

說起來侯府是亭台樓閣,十分華麗,具有典型的古代風格。

根據淩霄的了解,這種房子看上去很不錯,但居住在裡麵不舒服。

因為整個房間都是太高太空,在冬天裡會很冷,過冬的話比較難過些。

她隻是看看,心裡也不怎麼感興趣。十二娘偷偷打量著,發現淩霄的表情很淡。

她就先是微微一笑,有些明白這個表姐並不是好拿捏的人,她從來就是一個聰明人。

其實和聰明人打交道的話,會比較輕鬆,對方應該很快明白問題,也很快要解決相應的問題。

而十二娘覺得隻要她說出來條件,那麼她的願望比較容易達成,她就笑著說:“表姐接到消息了?”

淩霄看了她一眼後說:“消息?什麼消息?”十二娘臉上露出有些同情的神態,她看了一眼淩霄,說:“表姐不是要跟著十八娘去燕地?”

這一句話一出口後,兩個人之間的氣氛有些莫名的緊繃,連一邊的丫鬟也感覺到了。停了片刻後,淩霄輕笑一聲,終於是打破了難受的靜寂。

她看了十二娘一眼,說:“表妹倒是很清楚,真的是有心了。”這句話說有些意味深長,真的太謝謝她。

在十二娘聽來帶著一種無可言說的感覺,她的手無意識絞著手裡的帕子,心裡後悔自己小看了表姐。

她閉了一下眼睛後努力在心裡驅除掉心慌,在她看來自己做得沒有錯,一切都是被逼的。

反正表妹對十八娘都比對自己好,既然是這樣,還不如讓表妹陪著一起去看熱鬨。

這時候的她絕對不會想著是她把十八娘推出去聯姻,對方是否放過她,原諒他。

在她看來自己做得沒錯,十八娘應該訂婚了,可她的身份讓婚事上打折扣。

成為燕王世子妃也算是很不錯的,如果絔驀自己願意才能。

在京城裡的閨秀裡已經把燕地當成了虎狼之地。

一提到那裡就是帶著一種恐慌和鄙夷。

另外之前也不是沒有京城中的閨秀嫁到燕地去。

可大部分閨秀到了那裡之後,根本就沒有紮根下來的想法。

最終是鬱鬱而終,死的時候都是十分年輕。

甚至有一位就在去燕地的路上亡故。

PS:我太感謝它,給我一個普法的機會。:,,,,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