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離開縣城(1 / 2)

這不是她的臆想,在她嫁給夫君八年後還一無所出的情況下,親娘真的替女兒著急起來,就帶著女兒去了一個地方,讓她親眼目睹了沒有兒女的主婦,最終被宗族的人趕走。

把她嚇得不行,說這怎麼可能?親娘告訴她這很有可能,還有寡婦年輕一些的,直接就被宗族的人賣了,隻怕一輩子都要在奴籍。

她一開始以為親娘是嚇唬她,讓她不要嫉妒,一開始不信,後來才知道這是真的。還不等她想要做點什麼,娘家人出事了,一大家子就逃離了這裡,隻剩下她一個人後整個人老實很多。

早些年的她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還擔心夫君有了新人忘記她這個舊人。一直不想要其他女人靠近夫君,但夫君明顯更加風流,好在是家裡還是給她這個做正妻的臉,她也就還是想要生下一兒半女。

可等啊等啊,一直等到三十歲時還是沒有生育,這時候的她有些慌了,要知道她同齡的女人都要做奶奶,而她身邊依舊還沒有孩子,她不得不乖乖給夫君納妾,結果還是沒有生下孩子。

她心裡那個氣,怎麼就是沒有孩子出生?無子這件事已經引起族人的窺測,這讓她的心裡不好受,又等了幾年後,她真的急眼。

因為她也不知道怎麼一回事,竟然在晚上做夢,夢到自己一直沒有孩子,連個庶子也沒有,等到夫君過世後,就被夫君的族人趕出來家門,活活凍死了。

她嚇醒後決定一定要有一個兒子,就開始給夫君找適合的女子為妾,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有一個人生育,她實在是沒有辦法,就讓夫君典賣一個婦人,想要借個肚子生下一兒半女,最好是兒子。

要知道沒有兒子就沒有家產的繼承權,頂多給女兒一些嫁妝而已,不過她想過了,就算是沒有兒子,隻有女兒的話也算是可以,最起碼能夠有個安身之處,還有人能夠撐腰。

她才會歡歡喜喜典賣了宋氏,心想連著生了兩個兒子,那麼怎麼也能生下一兒半女,她發誓隻要有個兒子就好,她會給宋氏一筆錢,算是報酬。

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夫君在宋氏到來後竟然不要宋氏典賣,讓她十分驚訝,夫君告訴她他在外地有一個大兒子,說是孫子都有了。

要是早年她聽到這個消息隻怕要炸了,什麼?自己還沒有嫁過來就已經當了娘?這怎麼能行?隻怕要找人弄死外麵的兒子,可現在不一樣,對她來說是個大喜訊。

要知道就算是宋氏能夠生下孩子,也太小了。要知道夫君的年紀不小了,萬一有個一差二錯,宗族裡的人一個個都看著家產眼紅,她怕孤兒寡母保不住。

所以現在來個大兒子反而好,對她來說反正自己沒有孩子,隻要將來大兒子一家對她足夠孝順就好,她現在願意和大兒子一家搞好關係,反正那個女人早就死了,沒有人會來挑唆彼此的關係。

雖然這個大兒子沒有什麼大出息,兒子年紀大了,改造不了,但不還有孫子輩的在,乾脆好好教育好下一代,在這個過程保持好關係,她的晚年可以無憂了。

這一次她特意讓夫君和兒子一起帶著禮物過來給道長送禮,感謝讓她有了兒孫。反正她年紀一大把,已經不在意夫君出軌,還是好好養老就是,要知道她終於不用擔心家產被夫君的族人搶占後把她趕走。

祝員外喜的是心花怒放,之前他有些怕老妻和自己慪氣,不認下這個兒子,想不到的是老妻一臉的興奮,直接就認下大兒子,還準備讓大兒子記在她的名下。

祝員外不知道老妻是怎麼想的,不過倒是沒有多懷疑,因為近些年她一直想要有一個孩子,不管是那個女人生的,隻要是他的種就可以,真的是一個賢妻。

當然他絕對不會告訴老妻一件事:自己命中隻有一子,不然說不定妻子會生氣,這種事情絕對不能告訴第三個人,這件事絕對是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而淩霄則準備告訴祝員外要注意自身安全問題,其實他之所以一直沒有孩子,是因為他這個人特彆有財運,明明家裡一開始隻是一般,結果到了他的手裡家產飛速增加。

這就導致有人想要算計他的家產,有人就故意引導他的飲食習慣,漸漸就毀了他的生育能力,而這個孩子則是毀之前出生,才會成為漏網之魚。

祝員外這人還算是古人中比較不錯的那種,當然也有一些陋習,但這人想要找一個完美的人很難,大家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問題,淩霄才會出手管了閒事。

如果她不出麵,祝員外親兒子一家人大部分會在這個冬天凍餓而死,既然這樣她就出手幫一把,也算讓員外放過宋氏的好處,感覺就不虧欠祝員外。

這人和人之間要是彼此都有好處的話,關係比較容易處,就像是現在員外就很滿意,對淩霄萬分敬仰,那麼在這個世界就等於在人脈上多有一條,誰知道會不會用上?

她希望自己走了之後原主依然能夠安穩地生活下去,而生活過古代的她很明白一個女子能夠過得好,除了夫君比較重要外,娘家也有給力。

偏偏原主這一點上完全沒有根基,在古代的女人要是沒有一個好娘家,隻怕死了也沒有人會在意,就如同宋氏一樣,沒有娘家人的她被肆意蹂躪。

淩霄才會說是宋家娘家的族人,也算是讓原主和兩個孩子有了親戚關係,怎麼說也算是娘家人的備選者,如果不行多撒網捕魚,總會好的。

不過宋氏母子兩個孩子還太小,隻怕暫時用不上,這對原主的婚姻是個大大的問題,她現能夠做的事情給原主留下一些人脈關係。

當然淩霄很清楚一句話:人一走茶就涼,這世上的人的確是有那種過河拆橋的人,而且這種人數量不少,但也有不少人知恩圖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