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洗漱過的霍峻又穿上他昨日所穿的儒服,去麵見荊州牧劉表。
在州府外,霍峻向侍從遞上文書,侍從入了片刻的功夫,便將霍峻請到側堂,等候劉表的接見。
隱約間,霍峻聽見劉表與一眾文士的交談聲,言語間不斷談論著《五經章句》等字詞。
聽著這些內容,霍峻心中已有了然。前些年劉表曾命大儒宋忠、學者綦毋闓編撰《五經章句》,按時間來說也接近編撰完成。
能在亂世中命人編撰典籍,發展教育的人或許也就劉表了。教育具有延時性,劉表在荊州這麼多年努力發展的教育,曆史上最終分屬曹魏、蜀漢二國,劉備繼承了大量的遺產,從而鞏固了根基,也成就蜀漢的霸業。
若是劉表父子能重用這些賢才能人,又怎會給彆人做了嫁衣。也不知這個位麵,荊州的遺產又會怎麼分配呢!
等候了半晌,以宋忠、司馬徽為首的文人散場了,劉表也終於傳喚霍峻入內。
霍峻入了廳堂,目光掠見劉表在上,拱手行禮說道:“峻拜見明公!”
劉表見到霍峻入內,打量一番,見其身著儒服,笑道:“孤本以為仲邈出任軍職,會著戎服述職,卻不曾想仍著儒服。”
霍峻拱手行禮,答道:“貪暴者以武亂綱紀,忠勇者以文守正心。天下殺戮過多,當行儒學以教化人心。”
劉表臉上露出笑容,卻又情緒低沉,歎息說道:“若天下人能有仲邈之心,天下又豈會亂成這般。”
霍峻束手而立,從容說道:“大亂之後又是大治,戰國紛爭並入秦國,秦末亂世又功成於高祖,王莽篡位又得世祖矯正。今天下群雄四起,明公大行教化江漢,若能得勢而起,亦能匡扶漢室。”
劉表捋著胡須,笑道:“孤將老矣!難為二祖之事,願效文王足以,待後人匡扶漢室。”
劉表從未掩蓋過他的想法,自平定荊南後,統一江漢地區,劉表常自比周文王。或許劉表也認識到自己無法成就大業,隻能把期待放到下一代身上。
出於對霍峻的滿意,劉表臉上的笑容不斷。
翻看著霍峻昨日就送到的表功疏,劉表說道:“江夏之戰,敗退江東水師,黃江夏與其子功勳卓著。而仲邈能辯軍機,扭轉戰局,也是功不可沒!”
說著,劉表看見徐琨、淩操戰死的記載,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說道:“看來孤讓仲邈益兵江夏,倒是一步妙棋。”
在黃祖的表功疏裡省去了一些內容,隻說了自己在戰勝江東的戰果,並美化了下,說江東是被擊退,而非是他們自己撤走。
當然在孫權的那邊的宣傳裡,他們是逆擊江夏賊寇,淩操輕敵冒進身亡,徐琨中流矢死亡。因江東盜賊四起,不得已率眾回師。
“明公善納諫言,於襄陽城內運籌帷幄,我於外奮勇而戰,故能此勝!”霍峻順著劉表的話,說道。
“孤不知軍旅之事,仲邈繆言!”劉表收斂笑容,似乎對霍峻的吹捧不以為然。
霍峻微微拱手,說道:“準峻窺論明公,自峻隨明公左右,以察公之所為,公何言不知兵事。一歲四時,公命人斬獸取革,掩以朱漆,製作甲胄,冬日衣之則不溫,夏日衣之則不涼;伐深林之木,取溝壑之林,造艨艟鬥船千艘,觀之於目則不麗,乘之以遊則不輕。”
“峻聞上古之時,承桑氏之君,修德廢武,以滅其國;有扈氏之君,恃眾好勇,以喪其社稷。凡明主者,必內修文德,外治武備。當敵寇邊而不進,非是義也;臨卒屍而哀之,非可曰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