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何出此言?”孫權微微挑眉,問道。
周瑜指著手中書信,道:“啟稟麾下,霍峻非無謀之人,其善用兵,布置有方,數挫我軍。豈不知固守孤城,人心難測,怎會重用本地士卒,更勿言讓周炬出任屯長,巡視北城。”
孫權略有不悅,道:“我軍圍攻城池二月,致使隔絕內外,人手短缺。霍峻為拉攏本地士卒,委任周炬出任屯長,有何怪異?且不屯長之職,僅轄兵五十人,又非要職,怎會不可能?”
頓了頓,孫權意味深長道:“且公瑾莫以為轉攻柴桑便能勝否,其兵馬遠勝彭澤,又是黃祖親自統率。我等已攻彭澤多時,今或許便是可下之機。”
對彭澤城二個月的戰果,消耗了孫權對周瑜為數不多的信任。
沒辦法,周瑜入江東以來,少有戰功。官拜建威中郎將,得益於他與孫策的關係;能受封中護軍,在於他率軍入吳縣,擁護了孫權的繼常若是赤壁之戰後的周瑜,其話語權肯定與當下不同。
當下彭澤城讓孫權頭疼不已,如今看見歸降的書信,有破城的希望,又怎不願試試呢。不僅是孫權想要試試,被戰事所困的眾將也是出聲應和。
“麾下可讓士卒把那帶來,聽其言語,看是否有周炬其人。且與周炬訂下歸降日期,若此事不假,璋願為先鋒,為大軍率先入城,探查敵情。”潘璋道。
“是啊!”
“麾下”周瑜再次喊道。
孫權伸手示意周瑜安靜下來,道:“從東部言語,把人喚來,看作何言語。”
“諾!”
次日,十名江東軍士把那帶到營帳內,接受孫權、張紘等饒盤問。
點頭哈腰,恍如後世漢奸在見太君之貌,諂媚道:“府拜見諸位將軍,不知有何要事喚在下入軍。”
張紘咳嗽一聲,掩蓋了自己的嫌棄之色,道:“不知周君可周炬此人否?”
臉色一白,連連拱手道:“先生,周炬乃我侄子,數月前趙雲帶兵上門,強征壯丁,府擔憂族人上下性命,迫不得已讓族中子弟隨從軍。府絕無對抗兵之意,若將軍缺糧,府願再獻百石糧草,望能饒過在下性命。”
張紘見如此緊張,安撫道:“今喚周君來此,非有問罪之意,而是欲問周炬其人。”
“周炬?”
沉吟少許,道:“伯光家中貧寒,頗有勇力,在族人中素有聲望,然其人貪財好色,常以我周氏之名,在外為非作歹。當初趙雲強征壯丁,便讓他帶著族內潑皮從軍去了,也免得破壞我周氏之名。”
“周炬父母可是健在?”張紘問道。
“伯光幼年喪母,父親隨劉揚~劉繇從軍,至今未歸,估摸也已戰死在外了。家中僅有繼母與在家,其與繼母關係尚可。”道:“不知先生問伯光所為何事?”
張紘沒有話,周瑜問道:“周炬可是會反複之人?”
搖了搖頭,道:“伯光逞凶鬥惡,常與人有口角之爭,除此之外,府便不知了。”
完,好奇地又想打探什麼,就被孫權趕了出去。
“如何?”孫權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