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江東軍營寨。
連曹操都收到霍峻背水得勝的消息,與劉備同處歙縣的孫權又怎不知道,甚至他還知道霍峻已拿下秣陵,圍孫瑜、孫韶於京口。
帳中,孫權在那來回踱步,麵容既氣憤又是無奈,說到:“夏侯淵征戰十餘年,千裡奔襲頗有名將之感,然卻敗於霍峻背水列陣之手,實乃徒有虛名之輩。”
當孫權得知夏侯淵善千裡奔襲,以勇武著世時。他對夏侯淵的期待頗大,畢竟史書上留名的神行之將,無一例外皆是名將,或許在孫權眼中夏侯淵便是如此之將。
就在孫權對夏侯淵抱有幻想之際,突然傳來霍峻背水大破聯軍的消息,真就令他發懵且又不知所措。
周瑜、張紘二人亦是被這則消息震驚得啞口無言,他們本想從霍峻方向找到突破口,從而打破戰場的天平。卻沒想到戰場的天平確實在霍峻方向被打破了,隻不過不是霍峻戰敗,而是霍峻大勝己軍。
吐槽了半響,孫權又對當下局勢,發愁不已,說道:“霍峻攻克秣陵,斷絕江淮糧道;進圍京口,動搖我軍後方。仲異退守京口,但京口城牆低矮不能久守。若讓霍峻攻破京口,以其兵略才能,笠澤(太湖)周圍縣城將儘歸敵寇所有,屆時我軍將敗矣!”
在赤壁之前,孫氏的大本營在吳郡的吳縣;赤壁大戰時,孫權移治京口;赤壁大戰後,又移治到秣陵。而且這時候的秣陵縣沒有城牆,因而被霍峻輕而易舉的拿下。
至於京口,僅是裡,而非縣。所幸孫河任廬江太守時,率軍屯紮京口,京口這才有了城牆。不過此時的京口城牆仍是低矮,遠非日後保衛金陵的軍事重鎮。
今糧草不濟的情況下,京口難以堅守。一旦京口被破,缺乏險要的太湖平原將完全暴露在霍峻的兵鋒之下。
周瑜沉吟半響,說道:“啟稟麾下,夏侯淵敗走,無人可製霍峻。今其進圍京口,意在吳縣。我軍若不能擊敗劉備,則後方儘失。以瑜之見,今下唯有擊敗劉備,方可逼退霍峻。”
如周瑜所說,霍峻擊敗孫曹聯軍後,大江南北已經沒有可以與霍峻抗衡的軍隊存在。今下想要挽救當前的局勢,他們必須擊敗劉備,才能逼退深入腹地的霍峻。
“那?”
孫權麵露猶豫之色,說道:“可否退兵,先解京口之圍,再退劉備兵馬?”
周瑜苦笑解釋說道:“麾下,我軍若是撤退,將歙縣讓與劉備。劉備則占據黟山諸縣,居高臨下,北有霍峻犯境,我軍僅存吳郡一地,雖有賀校尉兵馬,但恐撐不了多久。”
黟山諸縣看似地處群山之中,然而它作為太湖平原與鄱陽湖平原相隔的山區,其間孔道眾多,屬於交通要道。
拿歙縣來說,向東北而行,可至丹陽郡治宛陵;向東南而行,可至錢塘;順勢向東,可至太湖。
也就說如果劉備拿下了歙縣,他可以出兵向東北而行,與霍峻配合拿下丹陽全境;向東南出兵,斷絕會稽郡與吳郡的聯係。
孫權歎了口氣,周瑜所說的內容,他怎麼會不知道,他僅是害怕這場仗打輸而已。
以拳捶掌,孫權歎息,說道:“夏侯淵若能與霍峻對峙數月,待到賀公苗(賀齊)率南征之師回吳郡,孤率眾兵擊劉備,必能取勝。”
賀齊,會稽山陰人士,被孫策看重,舉為孝廉。當時王朗南逃至會稽東冶,又與侯官(今福州)縣長商升聯合,反抗孫策。賀齊出任南部都尉,率軍進討商升,大敗叛軍,威震會稽。
三年前,孫權繼位不穩,會稽五萬山越反叛。賀齊掛帥出征,大戰會稽山越。賀齊深入會稽山區,征討山越數年,屢次取勝,收編精兵萬餘人。
賀齊兵至東冶時,恰逢孫權與劉備在黟山對峙。孫權考慮到戰事艱難,寫書信與賀齊,讓他率麾下精銳萬人北援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