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醉罰大將(1 / 2)

季漢大司馬 周府 6696 字 11個月前

皖口,荊州軍大營。

大帳內,江東輿圖掛在帳牆,霍峻負手背腰,思索軍事部署。

蔣濟趨步入帳,走至霍峻身側,說道:“都督觀輿圖已久,不知所思如何?”

屯治皖城二月有餘,時入冬季。劉琦、劉備二人也致信於霍峻,讓霍峻處理完手上事務,趕赴豫章南昌,共商滅孫之策。

孫權手握吳郡一郡,會稽、丹陽兩個半郡,兵力勉強可至二萬,已是劉強孫弱,可以進入三步走戰略中的最後一步。如今霍峻就在思索如何一戰滅吳,徹底拿下江東。

霍峻轉身離開輿圖,含糊說道:“以強克弱,兵分多路,回於笠澤,可一戰滅孫。”

“子通入帳可是那蔣乾到了?”霍峻問道。

“正是!”蔣濟拱手說道:“蔣乾已至寨外,以布衣之身請見都督。”

都督之稱謂,來自劉琦、劉備授命霍峻都督兩軍水師之權。

霍峻嘴角浮現笑容,問道:“子通以為蔣乾此行意欲何為?”

蔣濟沉吟少許,說道:“蔣乾以善辯之名,獨步江淮。劉元穎招撫江淮群寇,多賴蔣乾遊說。都督背水揚威,擊敗夏侯、於禁,又驅孫瑜於京口,得以名震江淮。以濟觀之,蔣乾當是奉曹公之名南下,勸降都督北歸朝廷。”

霍峻著衷甲,扶長劍出帳,說道:“今曹操虎踞中原,攻取河北,帳下甲士當有百萬之眾。有朝一日,曹操舉北方之眾以臨吳楚,不知子通以為如何?是戰,亦或是降?”

說著,霍峻扭頭看向蔣濟,說道:“無需多憂,君可放心言之。”

蔣濟捋著胡須,隱晦說道:“都督,江東臥有二虎,曹公舉百萬之眾南下吳楚,二虎若不能共存,則難勝曹公;即便二虎聯合,舉兵抗曹,又恐荊州不合,難以勝之。”

“那以子通之見,吳楚可是難抗中原?”霍峻問道。

斟酌少許,蔣濟低聲說道:“吳楚欲抗中原,需都督統江東大軍,以寡勝眾,行那官渡之事,擊敗北方之眾方可。若都督不能領兵,則吳楚無人可勝曹操。”

“嗬嗬!”

霍峻踏步而行,笑道:“子通何以高抬我也?”

蔣濟快步跟上霍峻的腳步,說道:“劉豫州雖有雄略,然不得水戰之精妙,且我觀劉豫州用兵,兵少則可勝,兵多則難治。曹操舉北方之眾,不以水戰勝之,而欲用陸戰勝之,將是笑語爾!”

“濟入都督帳下,觀都督韜略多時。都督兼備文武之略,胸含縱橫之能,背水臨敵,通水陸戰法之妙,若欲擊敗曹操,非都督不能勝任。”

頓了頓,蔣濟神情認真,說道:“若都督有心欲與曹操戰之,屆時濟將助都督一臂之力。”

霍峻利用皖水,背水敗夏侯,順江潰孫瑜,兩處分彆皆是以寡勝眾,這讓當事人的蔣濟對霍峻驚歎。且他入帳下以來,觀霍峻軍政布置舉措,更讓蔣濟打心眼裡佩服霍峻。

在他眼中整個荊楚迄今為止,霍峻用兵敢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

“將賴子通助力爾!”

霍峻摟著蔣濟的肩膀,自信說道:“曹操不善水戰,安能勝我吳楚水師?”

說話間,霍峻領著蔣濟及師從數人來到寨門,隻見一人身有七尺有餘,相貌端正,衣著簡樸,言行舉止可見書卷之氣,令人難生惡感。

“敢問可是江淮名士蔣子翼否?”霍峻拱手說道。

蔣乾見來人以袍裹甲,身兼英武之氣,心中亦生出好感,問道:“敢問將軍可是背水列陣,擊潰強敵,南郡霍仲邈否?”

說著,蔣乾因身份低於霍峻的緣故,將自己的名刺奉上。霍峻亦取出自己的名刺,與蔣乾做了交換。

霍峻仔細看了下蔣乾的名刺,肅然起敬說道:“子翼之師原是驄馬禦史,久仰,久仰!”

驄馬禦史,乃已故光祿勳桓典的雅稱。在東漢後期,宦官當道,桓典任侍禦史之時,無所回避,又因常乘驄馬,故稱驄馬禦史。後與何進謀誅宦官,官拜光祿勳,於建安六年(201)病故。

桓典出身譙郡龍亢桓氏,其先祖桓榮因善治《尚書》,與子孫三代成為東漢五代帝王之師,名聲崇高。

蔣乾神情謙和,笑道:“家師剛正不阿,以才學著世,乾為其弟子,不敢外稱家師姓名,恐有損其名聲。今為得見霍將軍,僥以報上家師名諱。”

霍峻將名刺收入袖中,說道:“子翼以辯士著稱,素有張儀、蘇秦之能,不知遠涉江湖,可是欲為曹操說客?”

蔣乾臉色平靜,說道:“將軍名震江淮,乾久聞大名,特來拜見,求得酒水一飲。若將軍不願,乾當下便是可走。”

說著,蔣乾做出要走的意思。

霍峻則是趕忙拉住蔣乾,說道:“峻僅是詢問一二,豈有趕人之意。”

拉著蔣乾的手臂入寨,霍峻說道:“子翼於江淮名聲,峻多有耳聞。今天氣寒冷,可入大帳談話。”

“子通,備酒設宴。”

“諾!”

蔣乾入大軍營帳,霍峻設了一個小型宴會,僅有蔣濟、霍篤、徐盛等寥寥數人參加。

霍峻請蔣乾入席,笑道:“峻治軍以來,少有飲酒。今子翼拜會,峻當與屬吏小飲一二,以迎子翼。”

“多謝將軍!”

蔣乾捧著酒樽,語氣熱烈,禮敬眾人說道:“諸位將軍英武善戰,與霍將軍克勝強敵。今乾得見諸位,見諸君驍勇,心生敬慕之情。乾先飲此樽,諸君隨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