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之事有利必有弊,少有兩全事。
孫瑜從牛渚至京口百餘裡長江上修築烽火台,於外而言,有烽火預警之效;京口城江麵布置哨卡,北固山上又修築烽台了望,於內而言,有金鼓調動之效。
北固山烽火台不僅有了望長江,防備敵襲的效果;同時烽火台位於高處,還有金鼓鳴號的作用。
即與霍篤的使用效果一樣,接受江麵哨卡的信息,又有將信息反饋於江麵士卒。對於京口城的話,則會鳴金擂鼓,知會京口城內守軍備戰的作用。
在這種一環套一環的防守中,京口城內士卒毫無疑問容易產生懈怠之心。就如霍篤曹軍奇襲烽火台一樣,除了牛渚花費一番功夫外,拿下後續的烽火台並無多大的困難。
行至京口水域時,江東水師絲毫沒有懷疑霍篤的身份。因此當北固山烽火台被拿下後,荊州水師抵達京口岸邊時,京口城內守夜的士卒仍蒙在鼓裡,不知外界變化。
在清冷月光的照耀下,甘寧、陳越各率千名精銳登上陸地。繼而在軍鼓聲及火光中,二人慢慢聚攏了自己帳下的步卒。
為了不讓京口城內的士卒發現,甘寧、陳越二人勒令軍士熄滅火把,讓夜視能力強的士卒在前緩緩開路。其餘士卒緊隨其後,手中用繩索相連各人,以免走失。
夜色下,二千名精銳士卒分開而行,一部向南,一部向東。眾士卒口中銜著枚,在微弱的月光中,慢慢地向京口城摸去。
與此同時,高翔乘船順江而下,留下數百人從繩梯爬上北固山外,自己則率千人在此前登陸的地點,在荊州軍士卒的幫助下登上岸邊。繼而如同陳越、甘寧二部一樣,集結帳下士卒,向京口城的東門摸去。
去歲征剿彭虎,霍峻帳下士卒膨脹至萬人,新卒雖占據五、六千人,但在皖水之戰後,有過征戰經驗,且在長期操練下,這些新卒大部分轉化為老兵,其中勇卒可以算是各部帳下的精銳。今發四千精銳,分四部圍攻京口,並不是什麼難題。
京口城郭與北固山的地形圖,眾將不知看了多少遍,有北固山烽火台、京口城兩個地標性建築下,眾將很快各就位,靜候烽火台上的信號。
寅時時分,霍峻率親兵數人,從西側小路登上北固山。在兄長霍篤的清剿下,北固山近江的後峰已被荊州軍掌握,而霍峻也將在北固山上指揮作戰。
“甘寧、高翔、陳越三部潛伏到城外,今皆已到位。”霍篤拱手,說道:“都督,末將帳下士卒也潛伏到京口北門外。”
看見親自操盤這件事的自家兄長,霍峻顧不上軍中規矩,上前抱住兄長,說道:“此戰能成皆賴兄長操持也!”
“兄長辛苦了!”
“仲邈!”
霍篤雙手抱緊自家的弟弟,欲說貼己話,但想到戰事將起,轉而又說道:“今將士到位,請仲邈下令。”
霍峻鬆開霍篤,叮囑說道:“戰場刀劍無眼,當多多小心。”
“好!”
霍峻登上烽火台,將京口城郭內外儘收眼中,沉聲說道:“點大火,起精銳,四麵攻之!”
“諾!”
高台上,火把點燃火堆,火光衝天而起,數裡內外荊州軍士皆可望見。這把火猶如助燃劑,原本處在黑夜中的京口城外瞬間熱烈起來,士卒奔走的腳步聲、將校的呼喊聲、軍中的號角聲,響徹城郭內外。
“衝!”
西門外,甘寧口銜刀,身負甲,手握飛鉤,他遵守軍令狀,將以先登破城。同甘寧一起的還有數十名臂力強勁的步卒們,他們亦是先登勇士。同時還有二百餘名弓弩手緊隨其後,將為他們提供弓弩掩護。
京口城北、東、南三麵依山而建,唯有西門位於平坦的原野上。百步的衝刺頃刻便至,抵近城池時,他們揮舞手中的飛鉤,將飛鉤用力拋出,鐵製的飛鉤卡住女牆。
“敵襲!”
在京口城上守備的江東軍士卒見到城牆外的荊州軍,神情惶恐的喊道:“敵襲,荊州軍在城外。”
夜色下,京口城郭上的士卒自然不比白天的時候多,且又是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約三百四十餘步(今四百八十米)長的城牆上,守夜士卒少得可憐,僅僅寥寥一百來號人,若是加上在城樓內休整的數十人,勉強可以湊出二百來號人。
“射箭,掩護!”
先登者使飛鉤上城牆,弓弩手早已在城外布置好,憑借城樓上的火光,敢冒頭的步卒直接被集火點死。
“啊!”
一名探頭想觀望城外形勢的步卒剛冒頭,即刻胸口中箭,慘叫一聲,身子前傾,倒在城牆上。
“上!”
將飛鉤扔到不易被發現的暗處,甘寧口銜刀,雙手拽著飛鉤就往上爬,雙腳蹬在粗糙的磚牆上,臂膀猛地發力,幾步間,甘寧就爬到京口城牆的一半高。在他觀察四周時,卻見幾名攀城而上先登被長矛戳中胸口,慘叫一聲,摔到城下。
甘寧心中有了防備,又是幾步,甘寧等著弓弩停止射擊時,一口氣翻越到京口城牆後,目光四望,在他立足未穩之際,便見寒芒一閃,長矛朝他戳來。
甘寧側身閃過,嘴裡含著刀,赤手空拳尋機抓住來矛,進而奮力一拉,將士卒拽了過來,下踢襠部,上戳雙眼,趁這敵士卒吃痛之時,取下口中的漢刀,一刀砍翻敵寇。
又是寒芒閃來,甘寧揮刀格擋,躋身而入,又是一刀砍翻來敵。有了甘寧與幾名登上城的勇士,後續的士卒陸續順著飛鉤爬上城牆。頃刻間,城樓上便有五十餘名荊州軍,而且人手還在增加。
城樓上守備的一兩百號步卒,見到突然殺至城上的荊州軍,根本就是猝不及防。甘寧與其帳下錦帆兵本就是長於對決,短於陣戰,今憑借個人武力,他們在城樓上迅速站穩腳跟,且殺得守軍節節敗退。
京口城內四麵城牆告急的鐘鼓聲響著不停,城內從睡夢中醒來的士卒手足無措,新兵太多,反而陷入混亂當中。
作為城中主將的孫瑜已從夢中驚醒。
他聽到夜空中傳來的若隱若現的金鼓聲,心中湧起強烈的危機感。光著腳從榻上迅速起身,拿過手中的長劍,推開窗戶觀望烽火台的方向,隻見烽火台上已是火光衝天。
“敵襲?”
“烽火台點燃,荊州軍襲擊!”
孫瑜腦海中迅速閃過一個念頭,霍峻率荊州水師順江而下,行至牛渚即將向他的京口發動進攻。
“嗯?”
靜心傾聽,孫瑜似乎聽見熱烈的金鼓聲,還有士卒的喊殺聲。瞬間,他的腦袋從睡意中清醒過來。
不對!若是敵寇進至牛渚,城中不至於亂成這樣。
莫非荊州軍兵臨京口,並已派出士卒向京口城發動夜襲,北固山烽火台點火預警?
腦海中閃過無數想法,但孫瑜卻也顧不上細思,拿過甲胄就往自己身上套,準備聚將議兵,了解當下的戰況。
“將軍!”
就在孫瑜穿戴甲胄時,侍從連滾帶爬到闖入的屋內,驚恐喊道:“荊州軍從四麵登上城牆,今已殺入城內了!”
“什麼!”
孫瑜臉色大變,不敢相信說道:“烽火台不是預警了嗎?今怎被敵寇殺入城中?”
侍從一臉茫然,搖頭說道:烽火台不像是預警,反而像是荊州軍攻城的信號。”
“攻城信號?”
孫瑜陷入懵逼當中,說道:“烽火台守軍莫非被荊州收買?”
“不對啊!”孫瑜迷茫說道:“烽火台士卒剛更替一批,怎會被收買。”
“可是被奪?”侍從問道。
“不可能!”
孫瑜披甲出門,連聲否決說道:“北固山烽火台不可能被奪。我有布置哨卡於江麵,台上又居高臨下,可見敵寇。敵軍若是進犯,我軍怎麼不會知道,除非他們能飛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