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間內,魯肅奉劉備之命,趨步入間。
那張臉五官端正,頜下略有胡須,雙眸有神,有正直豪俠之氣。
“肅拜見使君!素聞將軍英略,今日得見,肅深感幸焉!”魯肅拱手拜道。
“子敬無需多禮,請上位談之。”
初見魯肅,劉備心生好感,喚道:“來人,為魯先生奉茶。”
“謝使君。”
魯肅先向對案的劉備行禮,繼而微坐在榻上,不敢失禮。
劉備從侍女手上拿過茶,親自為魯肅遞上,說道:“子敬之賢名,備於江淮之間素有耳聞。今備初下江左,將治京口,不知子敬有何教我?”
當下的劉備得到霍峻的博望對,及諸葛亮的江上對,在大戰略方針上總體已是明確。且在早些時候,甘寧與劉備暢談時,也有提出的相應的二分天下方針。占據江左,謀取荊益二州。當然甘寧作為武將,他的方案必然不如霍峻、諸葛亮的詳細,但讓劉備也看到甘寧身上的閃光點。
魯肅連忙接過劉備的茶盞,說道:“霍都督之才勝肅十倍,獻南北之策,為使君謀基建業。肅乃愚鈍之人,不敢言教。今略有所得,故敢進見使君。”
對於霍峻泄露南北之策,劉備並不意外。魯肅能得霍峻賞識,又得到他的舉薦,說明魯肅在某種意義上,值得他的信任。
“請先生言之。”劉備說道。
整了整腦中的思緒,魯肅說道:“今曹操勢大,已定中原。將軍暫居江左,受劉表節製。欲與曹操抗衡,非借吳楚之力不可。時將軍退曹操,可得南方之望。”
“劉琦素無進取之心,使君可擁其領荊楚,安荊州諸將之心,以禦中原之眾。又借江陵為基,逆流取巴蜀,又命上將下交州。屆時將軍勢大,令人深勸長公子,許以諸侯王。時將軍握四州之地,可建國複漢也!”
霍峻與魯肅有深入談及,但並非什麼事都與魯肅言明。魯肅在不知未來的情況下,為劉備提供了一條,規避與劉琦發生衝突的方法。即憑借對曹戰事中,取得聲望,改變當前現狀,成為二劉合作的主導者,
進而拿下益州、交州,利誘劉琦,許以王爵,獻荊楚歸降。從而成功占據南方四州,完成季興漢室的目標。
劉備露出笑容,說道:“子敬之言深得我心,果有大才,今備以茶代酒,敬之。”
魯肅舉茶輕抿,謙虛說道:“此言若對將軍有益,肅榮幸之至。”
麵對手下背刺劉琦,奪取基業的做法,劉備並不認可。且不言劉表猜忌他的想法,就論如今的待遇,劉表父子對他著實不薄。因而他想通過政治手段,儘可能避免與劉琦發生衝突的情況下,得到他所希望的東西。
魯肅這個方案頗符合他的胃口,用政治手段,利益談判,來解決荊州這個問題。並非用陰謀詭計,去騙去搶,從而拿到荊州。
頓了頓,魯肅又是問道:“今移治京口,肅敢問使君規劃如何?”
劉備沉吟少許,說道:“實不相瞞,欲募兵練卒,安頓郡縣,重核戶民,積蓄錢糧。且與長公子結姻親之好,退小人離間之語。”
魯肅捋著胡須,笑道:“江淮之地,本非曹氏所有。因曹操擁天子,故江淮郡縣蜂擁投效。使君久居徐州,素有名望,何不結交徐淮群豪,納而為用,或進謀江淮,或誘其叛亂。”
劉備沉思良久,說道:“子敬之言有理,備與泰山群豪,素有交際。昔某得徐州時,與曹氏作戰,群豪頗有助力。閒暇之時,備修書北上,看能否為我所用。”
說著,劉備亦是歎息一聲,說道:“可惜元龍病逝,否則元龍居廣陵,備與其聯手,委以大任,則可進謀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