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議南北之事(1 / 2)

季漢大司馬 周府 4637 字 10個月前

建安十年,八月,易水。

曹操駐馬於丘坡,觀易水南北側,人煙稀少,墳堆處處,歎息一聲,對左右說道:“天地間,當以人為貴。孤征討幽燕得歸,深思念來,天下為何有君?因為牧民而立。故無民則無君,無君則無吏。”

“幽燕處邊疆塞外,受烏桓胡人襲擾,又遭袁氏荼毒,今當庇護百姓,令其休養生息,免兵戈之苦。”

曹洪吹捧,說道:“明公仁德,愛惜河北士女。今驅除烏桓得歸,幽燕可得安寧。”

有了曹洪的開頭,眾人沒有掃興,亦是應和幾句,讓曹操心中頗是舒坦。

許褚疑惑地撓了撓頭,他在曹操身側多時,總感覺主君說的話,與做的內容有出入。

去年他隨主君征討袁譚,河水凍結。主君征調百姓鑿冰破凍,百姓驚嚇而走。主君大怒,言不接受百姓的歸降。

不久,有逃亡的百姓過來自首,主君對他們言:‘接受他們的自首,則違背軍令,必須殺了他們。讓他們回去躲藏,不要讓官吏抓住。’百姓感恩戴德地離去,卻在不久後被官吏抓住,一一處死。

主君若真珍惜百姓,不應該免其死罪嘛?

心中疑惑歸疑惑,許褚卻沒說出來,他雖是憨厚,但不是傻子。話少不亂說,這是他能成為曹操心腹侍衛的關鍵因素。畢竟若是亂說話,他就怕主君又來招,孤好夢中殺人,到時候自己反抗不是,不反抗亦不行。

“報!”

斥候從遠方奔馳而來,下馬說道:“啟稟司空,江淮急報。”

“念!”

“霍峻占據京口城,率水師入笠澤,與江左水師大戰,借東南風向,火燒敗之,周瑜、陳武等將戰死。劉備、劉琦大軍渡過鬆江,圍困吳縣。孫權內外受困之下,獻城率軍歸降,今江左已儘歸荊州。”斥候說道。

聞言,眾文武議論紛紛,曹操亦是臉色一變。

歲初,他斬殺袁譚,平息青州海濱,焦觸、張南在幽州反叛袁熙、袁尚二人,驅除二袁至塞外。不久,趙犢、霍奴掀起幽州叛亂,斬殺焦觸、張南二人,聯絡二袁。

曹操隻得率大軍北討趙犢、霍奴二人,驅除入寇烏桓。斬殺二賊,繼而威服太行,張燕率眾十餘萬歸降。兵威赫赫之下,曹操回師鄴城,欲厲兵秣馬,徹底威服河朔。

不料江左這麼得不抗揍,即便自己派出臧霸在江北拉扯兵力,孫權、周瑜二人還是抵抗不住劉備、霍峻二人的進攻。不到半年,吳會儘歸荊州所有。孫策病逝,整個江左亂成散沙,那些孫氏郡守被打著,一個一個往自己這邊跑,真就打仗不行,享福第一名。

自己解決了河北袁氏,吳楚冒出了劉氏。若非劉氏內部存在問題,劉表老邁,二子爭位,劉備心存不軌,估計自己又會是坐臥不安。

程昱捋著胡須,說道:“明公,劉表地跨江漢,擁兵十萬,已是大害。今得江左,地有千裡,據江而守。今雖立足不穩,但時日一長,必為中國大患,不可不平。以昱之見,明公不如厲兵秣馬,揮兵南方,征討荊州。”

“征討荊州?”

曹操握著馬鞭,皺眉而思。

“正是!”

程昱說道:“今河北初定,張燕歸降,二袁入塞,西北暫歸,中國已無大憂。若讓吳楚合一,拒江自保,以舟舸為馬,屆時則難下之。今需趁江左人心未附之際,兵卒寡少之時,率軍南下,以征荊州。”

曹操目光看向不斷咳嗽的郭嘉,問道:“奉孝以為何如?”

“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