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開辟遼東成功,不僅帶回了大量的馬匹,也完成了航海路線的開辟。他從鬱洲(連雲港)出發,順著海岸而行,約航行一千三百餘裡抵達成山(今威海),凡是途中有海島的地方,皆有標記地點於圖紙上。
繼而從成山向西北而行,航行七八百裡至黃縣(今煙台);從黃縣向東北過長島列島,逐海島而行,行駛三百餘裡至遝渚(今旅順);又從遝渚出發,沿海岸而行,逆流入遼水,上岸至襄平(今遼陽),其間路途又有一千四百餘裡。
糜芳此行從鬱洲島出發,航行路途接近四千裡,航行往返時間長達四個多月。加上從京口出發的一千餘裡路程,整個江左到遼東的航行,長達五千裡左右,航行往返時間約五個月左右。
摸透了遼東海路,王營、從錢、張述三名群寇及帳下部曲也在船隊的運送下,分批從東萊、廣利二郡撤走。
王營被李典擊敗,從鼎盛的四千餘戶部曲,衰減到千餘戶部曲;從錢不貪不燥,從二千餘戶,發展到三千五百戶左右;張述偏僻地區的宗帥,裹挾百姓,手上有四百戶人家。三人投奔向鬱洲,共得五千餘戶人家,男女二萬三四千口。
繼而算上高歆、管承所率的四千餘家,男女一萬八九千人。將這些從青徐海濱地區的賊寇、豪強的部曲核算相加,共計四萬二千餘人。若是考慮到昌豨四五萬人,及朐縣百姓二千餘戶,約八九千人。
總計以上部曲百姓人口,霍峻此次千裡北上鬱洲,開辟遼東海路,遷走百姓九萬六七千人。
但是人口遷徙有多爽,管理起來就有多痛苦。此前通過江左的船隊的四輪運輸,將昌豨帳下的部曲全部運走,鬱洲島上剩下兩萬多號人,今下海濱眾寇部曲湧入鬱洲島,人口又重新來到了五萬多人。
五萬多人的鬱洲島,水師利用戰船捕撈海魚,已是成為每日的基操。得益於此前那麼多人的管理經驗,霍峻采取軍事化管理,讓軍中將校下基層,分配每日的目標規劃。
長期數萬人在鬱洲島上生活,每日的砍柴燒飯,燒火取暖,鬱洲山都肉眼可見地禿了些許。
然而五萬多人僅是偶爾之時,諸葛亮從船隊口中得知鬱洲島上的消息,有預料到鬱洲島上人口數目增加。
繼而派出了一批更加龐大的船隊,有水師新老戰艦,亦或是商賈船隻,大船雖參差不齊,但船隻卻高達二百多艘。加上霍峻手上二百餘艘大小船隻,四百多艘戰船,帆布張揚,遮天蔽日。駐防在朐縣的於禁、臧霸、吳敦看得目瞪口呆。
手上有四百餘艘戰船,在霍峻的調配下,拉出三百多艘戰船,載滿二萬多號人返回江左。
“仲邈,不欲先回江左嗎?”糜芳問道。
霍峻搖了搖頭,說道:“鬱洲島上之人多為青徐濱海之民,背井離鄉多有不願,皆賴王營、從錢等人。今峻不在此坐鎮威懾,若交予他人,恐有動蕩。”
島上五萬多人,霍峻準備分成兩批送到江左。頭批糜芳帶著馬匹及二萬多人歸程,第二批他率軍士及剩餘百姓集體回師。
糜芳點了點頭,笑道:“無仲邈坐鎮鬱洲,恐那於禁、臧霸、吳敦等將將會躍躍欲試,襲擾鬱洲,奪民上岸。”
自從霍峻將那些青徐海寇接到鬱洲島上,其人口之盛,讓人垂憐。不僅是於禁、臧霸駐防,連利城太守吳敦也率兵趕到朐縣,看能否擊敗霍峻,從而得到島上的百姓。故在前幾日,三人合軍趁夜派出軍士欲乘小船上抵鬱洲,結果被巡邏的水師擊退。
“無事!”
霍峻拍了拍糜芳的手臂,笑道:“糜兄可先回江左,待峻下月歸程,屆時你我與劉使君於京口聚聚。”
糜芳想起什麼,問道:“孔明讓我詢問仲邈,除了昌豨所部數萬人外。其餘所得送至江東百姓,安置在鄱陽郡否?”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不必了,分批安置即可。此行北上非峻一人之力,可分萬人到丹陽,又分萬人到吳郡,其餘諸郡亦可分擔。其中讓管承、高歆四千戶至鄱陽郡安置即可。”
十萬百姓遷到江左,扣除昌豨的四五萬人,霍峻獨自吃下剩餘的四五萬人,不是不可以。但是在官場之中做官,可不能自己吃獨食,見者要有份,畢竟誰沒有個難處,到時候你求人幫忙,人家也容易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