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挫敵之議(2 / 2)

季漢大司馬 周府 4564 字 10個月前

劉備對自己這個侄子頗是了解,劉琦無兵略見識,僅知兵馬數量對比,且他在江左威望薄弱,耳根子軟。在曹操大軍麵前,心生畏懼,在眾人長期勸說之下,舉江左歸降並非沒有可能。

魯肅微微皺眉,說道:“劉揚州雖是懦弱,亦受他人言語鼓動,但亦有血性。且劉揚州深信霍將軍,有霍將軍在旁勸諫,必能安撫江左人心。”

“若主公憂慮,可讓諸葛軍師前往吳縣,言利害深淺,阻小人讒言,又有霍將軍在內。內外勸說之下,劉揚州必會出兵相助。”

江左的那群帶頭大哥,魯肅可是深知他們之利害。今曹操舉北方之眾南下,不僅荊襄士人爭先投效,估摸那群江左士人也盼望著歸降。且不言劉琦身側的那群荊州士人,可能也會勸劉琦投降。

“可!”

劉備點頭說道:“孔明於江左士人之中頗有德望,當能阻小人讒言,又憑仲邈之才略威望,必能妥善安排進軍軍略。某屯兵夏口,以為據敵。”

“那我軍當下呢?”魯肅問道。

“當從子敬之語,於此處挫曹軍兵鋒。”

說著,劉備驅馬上坡,眺望周圍地勢,說道:“曹軍雖是精銳,又為驍勇騎卒,但趨兵千裡,多是力竭。今若追之,我率兵相阻,當可勝之。”

魯肅策馬相隨,說道:“主公手下軍士僅有數千,又有護民南下,敵寇雖是疲倦,但破之亦難,故而主公可讓關將軍率兵支援。”

劉備略有惋惜,說道:“雲長趨兵江陵,今不知得手與否。若得手江陵,率軍撤離,頗是惜哉!”

魯肅沉吟說道:“蔡瑁、蒯越獻襄陽歸降,以江陵之重當有防備。以肅觀之,江陵或是難取。然關將軍即便能得江陵,但因兵少將寡,地有千裡之遙,我軍屯守夏口,江陵亦難保全。”

“今形勢劇變,主公當有舍得,切莫貪戀小物,而損大將。誠以主公勝曹操,則江陵必得也;誠若主公不敵曹操,莫說江陵,連那丹陽恐都難以保全。”

江陵很是關鍵,除了大量錢糧軍需囤積於周邊外,它也是聯係荊州南北之地。這也是為何曆史上劉備失去樊城後,要去江陵的緣故。

但當下形勢不同,劉備根基在江左與夏口,與江陵相隔一千四五百裡,分彆在荊州的東西兩端。今下劉備前往江陵,便是自斷退路,把自己與江左分割開來。而且江陵雖靠近長江,但四麵皆是陸地。

曹操見劉備投向江陵,第一反應便是大喜。率大軍南下隔絕江陵內外,強攻江陵城;又命人進攻夏口,牽製江左兵馬。

至於江東派兵逆流支援江陵,霍峻根本無力顧及,麵對曹操的兵馬,他僅能固守夏口、濡須口。

且即便水師能掌握長江航路,上岸作戰又是一回事。曹操舉精銳之眾,最樂意是打野戰,而不是水戰。

想守住江陵,除非能整合荊南兵馬。而當下荊南四郡不投曹便好,欲整合四郡已是癡人說夢。

按照劉備的計劃,他想提前搶入襄陽,憑借水師入漢水,城郭堅固,為劉琦整合荊州兵馬而爭取時間。但可惜入襄陽計劃失敗,當下最穩妥的計劃,即走夏口,起江左兵馬,以抗曹操。

“子敬之語,我豈能不知,僅有不舍而已。”劉備歎息說道。

“主公英明!”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