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聯軍大營。
黑夜寂靜,士卒持兵刃巡視,火火通明照亮營帳。
忽然間,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在夜中響徹,太史亨行入劉備的大帳。
“主公,不好了!”
正躺在榻上入睡的劉備被太史亨喊醒,眯著眼睛,嘟囔問道:“元複,怎麼了?”
太史亨服侍劉備多年,早已習慣了劉備的行為。他為劉備收拾甲胄,說道:“曹仁趁夜撤軍,帳下萬餘軍士儘數撤出江陵城。”
“什麼!”
聞言,半醒半朦的劉備,不由精神一振,說道:“可有通知劉荊州?”
“已經通知了!”
太史亨問道:“主公,是否派軍追擊曹仁。”
劉備披著甲胄,略有遲疑說道:“不必著急,等某見過劉荊州,再議追擊之事。”
“諾!”
劉備自與霍峻分兵後,與劉琦合軍作戰。劉琦雖能采納的他的意見,但或為突顯自己的能力,劉琦時而也會不認可劉備的意見。僅能說自劉表去世後,劉琦愈發不想受製於他人。
出營帳時,劉備遇見匆忙起夜的魯肅。
魯肅披著外袍,說道:“主公欲追曹仁否?”
劉備遲疑說道:“曹仁素乃曹操親信之人,作戰驍勇,帳下牛金亦是名勇將。我恐曹仁有備,不敢輕易追擊。”
“以肅之見……”
魯肅話沒說完,便聽營中軍士大聲喊道:“江陵城著火了!”
順聲望去,離有十裡遠的江陵城不知何時躥起了煙火,有漆黑的夜色作為背景襯托,其橘黃色的火光已是微亮了天際。
見到大火,劉備氣得跳腳,氣憤說道:“曹仁非人子也!今時撤軍襄樊,為阻我軍追擊,居然敢焚火燒城,殘害百姓。”
曹仁焚城斷後的行為,讓劉備不得不氣憤。百姓無辜之人,今遭兵戈本就不幸。但曹仁為自己撤軍的順利,真就聽從賈詡的建議。
不僅是劉備跳腳了,劉琦也著急的不行,大聲說道:“命軍士取水滅火,不可讓江陵城池被燒。”
這是屬於劉琦自己的城池,今下被燒,他怎麼不著急啊!
劉備見到劉琦的身影,上前說道:“伯瑋,江陵城內百姓眾多,今烈火焚城,百姓倉皇奔走,恐會互相踐踏,當命軍士疏通百姓出城,以免百姓多有死傷。”
“好!”
劉琦急忙招呼左右部將接管江陵城,又讓大量士卒取水救火。
不著急不行,古代建築大部分以木材為建築材料,曹仁放火燒城,緊密連接的木質房屋,怎麼可能不會被燒。且又是深夜,百姓大都在熟睡當中,等他們察覺到大火之時,估摸已經晚了。
“畜牲!”
魯肅望著江陵的大火,怒罵了一聲。
魯肅曆經十幾年的亂世,他初次得見焚燒無辜百姓的人。天下亂世,百姓生活不易,甚是艱苦。但故意對百姓下手的人不多,當必有董卓、曹操二人。
董卓遷洛陽百姓向西,所行途中劫掠百姓,抄掠男女,開棺挖墳,取錢財而充軍實;曹操屠戮徐州百姓,又設發丘中郎將開棺取錢,今又拿毒士賈詡的建議燒城斷後。
若非曹操武功赫赫,又有才華,哪能落得比董卓好的名聲。當然不能否認董卓所做的惡行遠勝曹操。
聯軍營中士卒紛動,在二劉的命令下,開始滅火救人,放棄追擊曹仁的念頭。同時劉備也不曾忘記警惕,命一部軍士防止曹仁去而複返,突襲救火的軍士。
時士卒救火,將校指揮。二劉在江陵城外觀望火情,又討論今下局勢。
嗅了嗅鼻子,劉備似乎聞到劉琦身上的胭脂味。為顧及到劉琦的顏麵,劉備壓低聲音問道:“伯瑋,營中可藏有歌姬?”
劉琦略有尷尬,說道:“閒暇之樂而已,某讓歌姬藏於帳中,想必無人知曉。”
劉備勸誡說道:“女色雖好,但需觀時機而寵。今乃戰時,若伯瑋因歌姬誤了戰事,卻不知如何是好?”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