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惑與選擇(說明)(2 / 2)

季漢大司馬 周府 3036 字 10個月前

以葛公之智怎會不知?

料多少無人的日夜,葛公憂歎興漢之難,然無非是心中的信念、承諾,支撐葛公走下去。

當蜀漢眾人懷疑能否北伐成功時?

諸葛亮隱藏其心中的柔軟,選擇以政治強人的麵容,用他的實際行為去證明興漢還要希望。

一伐失敗,親信馬謖棄戰而逃,兒子諸葛喬病逝。

難料想葛公彼時之心態!

無考驗,怎能見真心?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多因自身修養,克製自身之欲望,選擇艱難的道路。

王印是政治信物,對於心懷野望之人,必不會行汙穢之事。

當霍峻用男女之事,褻瀆王印時,他早就將淮南王看空了。舍棄眼前的誘惑,去迎接接下來的挑戰。——劉備托孤,與葛公協手,共輔二代,三興大漢。

蓋史官會記曰:初,曹操欲以淮南王誘峻,先時武漢謠言大盛,以汙峻之名。後命蔣乾以韓、白前事說之,割壽春,許封淮南王。或有舊部應然。

峻曰:“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今君上視我為手足,我當以心腹待君,豈可以寇仇待之。君不背我,我必不背君!”遂令丁奉斬蔣乾首級,與淮南王印,送呈至武漢。

當實際行動作出後,曾經浮現過的其他雜念重要嗎?

重要的不是行為嗎?

當主角作出行為,且獻出勝魏之策,比什麼都重要。

-----------------

實際上我個人對輔佐文,沒有多大的感冒,因為按真實來說,不僅是考驗主角,還考驗君上的人品。

寫無腦點,主角贏贏,君主喊牛逼。然後君主不會去思考功高蓋主之風險,作者也有意隱去這段內容,闔家歡樂。

而我之所以寫季漢輔佐文,無非是因劉備、劉禪及葛公之故,願動筆書寫故事。

料季漢外,我是決不會碰輔佐文。縱覽曆代功臣,除非君主過於牛逼,能壓得臣子,大多數沒什麼好下場。

郭子儀、李光弼的善終,蓋有中唐形勢,唐皇為人,及郭、李二人不同的應對措施。,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