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仰頭而歎,說道:“是時曹操為國家之福,不可輕易動之。今時曹操已成國家之禍,福禍猶如天之陰晴,非伱我所能料。”
彼時許田狩獵的曹操,迎奉天子劉協不久。彼時雙方正處在蜜月期的末端,雙方尚未翻臉。
那時的劉備投效曹操,正是看中曹操擁護天子的大旗。後來雖認清曹操那張嘴臉,但也不敢直接動手。
彼時劉備讓關羽向曹操動手,成不成功不說。即便成功了,劉備、關羽怕是難逃身亡,且那時必會被袁紹得利。
天下之望,袁本初。非是凡人吹噓之詞,而是實打實的話。
故而,劉備稱彼時之曹操,是為國家之福,多是有理由。
關羽心中多有無奈,說道:“曹操若是篡位,興漢之望唯在兄長身上,不知兄長欲何時進位帝號,再興漢室?”
劉備皺眉微歎,說道:“稱帝之事不急,或可待雲長北伐襄陽後再議。”
關羽沉吟少許,說道:“請兄長放心,孟達詐降之策若成,曹仁膽敢出兵西進,羽必為兄長建功,覆滅其師,敗其大軍。”
說著,關羽向劉備拱手,沉聲說道:“不下襄樊,除死方休。”
王粲神色微動,說道:“君侯,言死重矣!”
聞言,關羽神色微正,說道:“兵者,本為凶事。不言死,莫非言生,畏戰而退,不思進取否?”
劉備出言打斷,說道:“仲宣非有此意,其之心是為雲長而考慮。雲長身為大將,總督一方,豈能輕言‘死’乎?”
關羽微歎口氣,說道:“襄樊險峻,世之少有。得有襄樊,可北望宛洛,西觀關中,東取汝、潁。軍師所獻伐北之略,之所以不能成,無非襄陽不在我軍之手。若得襄樊,三路用兵呼應,曹操將惶惶不可終日。”
“羽受兄長委托,鎮守南郡以來,恨不得下襄樊,以為兄長複興漢室。昔觀天下之形勢,恐終羽一生之久,難成兄長之托付。今時得有謀襄之良機,羽又豈能不以死奪之?”
霍峻所獻的博望對,屬於是劉備所能得擁有疆域的極限。非是能力不及,而是當時的曹操勢力太過強大。
縱諸葛亮、魯肅戰略眼觀再強,也無法掙脫形勢的束縛。然既是這樣,諸葛亮根據霍峻的策略上,嘗試提出以南伐北的方略。
以中路為荊州為支點,通過方城夏道及武關道,去撬動徐淮、關中的局勢。然今時南北分立形成,為何無法實現諸葛亮的方略?
原因無他!
則是與前世一樣,劉備手上的荊州不是完整的荊州,而是缺乏荊北的荊州。
這也是為什麼上次北伐,劉備改取壽春的緣故。其嘗試更改北伐的大略,通過拿下壽春,去爭奪中原。
故而可以這樣說,一旦南漢突破了壽春或是襄樊其中一點,其與曹魏爭奪中原的枷鎖則會被掙脫開。兩者皆入南漢之手,在北伐上南漢則占據了主動權。
那麼廣袤的戰線中,能擁有改變占據戰局能力的地方,唯有襄樊。得有襄樊,南漢則可以去完成諸葛亮所提出的江上對方略。
如此重要的戰略據點,真就拴住了複興大漢的夢想。
在關羽看來雖身死,若能為劉備拿下襄樊,但亦足矣!
劉備握住關羽的手,勸說道:“雲長之心,孤豈能不知。但勝敗乃兵家常事,望雲長不可過分急切。”
“請兄長放心!”
關羽拱手說道:“兄長與諸君為弟謀劃多時,仲邈為讓曹賊不備,自甘南下交嶺,弟當努力行之。”
在呂岱、步騭拿下鬱林、合浦二郡後,按照之前言語,向劉備發來求援信。
為了迷惑曹操,佯裝交州戰事焦灼,表示自己無北伐之心,劉備委任霍峻都督交廣二州,負責平定士燮。故而霍峻與關羽在武漢見麵後,便率軍士南下,趕赴交嶺平叛。
可以說為了誘曹仁西進房陵,幾乎所有人都被調動起來,參與這場戰略欺騙中。
如劉封、孟達一唱一和,陸遜在漢中書信指點;霍峻借淮南王之事,佯裝受劉備猜忌;步騭、呂岱放緩攻略交嶺的節奏,向武漢求援;關羽采納呂蒙計策,稱病回武漢休養。
可以說為了營造劉備無北伐之心,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九縣輕易可下,南漢高層大部分都加入其中。
關羽北伐襄陽,非是一人之北伐,而是牽動著南方眾知情高層之心。為得就是爭取打空荊州兵力,便於後續攻略襄樊。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