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歸鄉大禮(2 / 2)

季漢大司馬 周府 4885 字 10個月前

“七門三堰欲開多少頃田?”霍峻問道。

“三堰全開,二千兩百餘頃,分萬戶民眾。”蔣濟答道。

霍峻望著輿圖上的河堰選位,皺眉問道:“我恐歸鄉淮民不足萬戶,今開田二千兩百餘頃,恐有浪費人力之嫌。不如先開七門堰,尋觀人數再修烏羊、曹責二堰。”

治理地方,霍峻常顧忌會造成行政浪費。今為安置淮民,上馬大工程,不憐惜民力,若所歸鄉百姓不多,必定會浪費民力,以及損耗大量錢糧。

“不然!”

蔣濟搖了搖頭,說道:“中漢之末,天下戰事四起,淮人南奔荊、江、揚三州者不少於數十萬之多。如淮南大興,豈無數萬百姓歸鄉?”

說著,蔣濟拱手說道:“都督,世人言上行下效,主行客從。如都督欲令淮民歸鄉,可勸南渡諸卿遷家歸淮。時上者遷居,渡淮民者當紛紛南歸。”

霍峻踱步微思,蔣濟所言雖是簡單,但如何讓南渡的淮泗籍貫的將領文武歸鄉搬回來,則就是不小的問題。但是如果中高層淮泗人不回家,欲大規模複興江淮,則就怕是空談。

江淮不大規模複興,霍峻欲想北伐中原,其後勤補給則就是大問題。

“容我寫信與步揚州!”

霍峻停下腳步,說道:“步揚州,臨淮人,其左右有不少淮泗鄉人。如能讓步揚州遷族歸淮,則能令大量淮人文武歸鄉。如按子通言,上行下效,歸鄉民眾必然不少。”

淮人以魯肅、步騭二人為核心圈層,如步騭與諸葛瑾、嚴畯、衛旌等淮泗之人交好。除了淮泗文人外,武將幾乎多在霍峻帳下。

相較被遷往武漢的武將家眷,這些郡守、州刺史家眷常隨他們左右。如果步騭願意帶頭遷家回江淮,那些淮人文武多半願意回遷。

“對了,呂交州為廣陵海陵人,我自當書信言語之。”霍峻說道。

霍峻在南漢經營多年的人脈,今時終要發揮出來,他準備寫信勸勸那些與他有交際的淮泗籍貫的文武,儘量讓他們遷家回到江淮,而他將以安全及田畝作為保障。

蔣濟露出笑容,說道:“不知都督欲修單堰,亦或是開三堰?”

“開三堰!”

霍峻堅定決心,說道:“若無區區萬戶百姓遷居廬江、九江,怎敢言大興江淮乎?”

萬戶百姓大概在四-五萬人,如果廬江、九江能有四五萬人歸郡,加上廣陵那邊的數額,江淮六郡戶籍或能突破到三十萬人。

有三十萬百姓,加上江左沿江的百姓。霍峻今後不論是出泗水,亦或是攻略河南,有水道運輸的前提下,足夠保證後勤糧草當是不難。

“諾!”

“子通,今耕牛夠否?”霍峻問道。

蔣濟搖了搖頭,說道:“今江淮耕牛價高,三四頭牛抵一匹馬。如要買耕牛,恐要寄希望於南中。”

“好!”

“我當書信與糜南中,讓他能否擠出千頭耕作與我江淮。”

霍峻點了點頭,說道:“子通可讓人渡江,廣告淮人舊民,言歸鄉大禮。凡一戶歸鄉者,擇選上等水田,免田租、賦稅一年;兩戶歸鄉者,可減免田租、賦稅兩年;三戶歸鄉分一牛,減免田租、賦稅兩年。千頭耕牛,先到先得。”

南中非是單純的農耕社會,當地蠻夷常年放牧,故而不僅盛產馬匹,還出產耕牛。

糜芳經略南中,除了買賣奴隸、戰馬外,還有向吳楚售賣耕牛。今霍峻為了吸引大量淮民還鄉,不出血怕是吸引不了太多的百姓,今下他當以贈送耕作為由頭,吸引南渡淮人北遷。

“諾!”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