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林蘇蘇愣了愣。
對於吳小敏來說,上學期的期末考試到現在,也才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
對於林蘇蘇來說,已經相隔二三十年了。這麼遙遠的事,林蘇蘇哪裡記得?
“題目是“我的理想”啦!”吳小敏說起這件事,臉都紅了。
“是那個天天可勁地吃桂花糕的那個?”林蘇蘇終於記起來了。
不得不說,吳小敏還真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
吳小敏他們年級,上個學期期末考試的作文題目是:我的理想。
吳小敏的好多同學在作文裡寫,我的理想是長大後做一名為祖國做出貢獻的科學家,要不就是我的理想是長大後做工程師之類的。
吳小敏這個吃貨,寫她的理想,居然是天天能吃到村子裡小喬姨做的桂花糕,沒吃都能可勁地吃。
結果,期末試卷發下來那天,吳小敏被他們班主任,也就是他們班的語文老師給揪到講台前站了一節課。
“蘇蘇,我們王老師可真怪,他自己上課的時候說過,寫作文的時候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我按照自己的真實想法寫了,他又批評我胸無大誌,整天隻想著吃。蘇蘇你說,王老師他是不是表裡不一啊?還是故意找我茬?”說起這件事,吳小敏還有些憤憤不平。
一個女孩子,被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麵,批評她“整天隻知道吃”、“胸無大誌”,很丟臉的好不好?
林蘇蘇笑了笑,沒有說話。
誰讓吳小敏誤會了王老師的意思呢?寫作文寫真情實感不假,可也不能在一大堆的“長大後做科學家”“長大後做工程師”之類的理想中,吳小敏實誠地寫她的理想是“天天可勁地吃桂花糕”吧?
出了這樣的“奇葩”事,老師不拿吳小敏這個標新立異的家夥“殺雞儆猴”才怪。畢竟,這時候的教育都這樣,可沒什麼“個性”和“因材施教”之類的。
老師就是孩子們做人的標準。老師說你對,你就對,老師說你錯了,你就錯了。不能反駁。
“我們王老師還說我太容易滿足了,天天吃一樣的東西,不膩嗎?小喬姨做的桂花糕這麼好吃,我怎麼可能會吃膩?他那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呢!”說起這件事,吳小敏還有些氣鼓鼓的。
“嗬嗬嗬······等開學了,小敏你帶幾塊桂花糕給王來師,讓他感受一下桂花糕獨特的魅力。”林蘇蘇“壞壞”地給吳小敏出了個主意。
“是啊是啊!蘇蘇你這個主意好,你做的桂花糕這麼好吃,說不定,王老師吃完後,他的理想會變成和我一樣,嘻嘻嘻······”
一餐飯,三個人說說笑笑的,吃的心滿意足。
最終,吳小敏吃了三塊桂花糕,就不肯再吃了。
見吳小敏堅持,林蘇蘇也沒有再勸。
網址:m.,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