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後世就有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這樣的調侃之言,但是那是針對韓信來說的,對於後世十分了解的創建了大漢王朝的那個老流氓劉邦來說,蕭何可是他麾下的第一鐵杆,可以說沒有蕭何,就沒有後來的劉邦,更沒有再後來的大漢王朝。
當然,要是依照贏高在後世對這段曆史的分析,劉邦這廝除了敢於跳出規則和臉皮夠厚之外,最大的優點就是長壽,這貨在秦末漢初這樣物質匱乏的年代竟然足足活了快七十歲,妥妥的長壽之人,要是始皇帝不隨意的霍霍自己的身體,也活個七老八十的,哪裡容得下劉邦和項羽這樣的娃娃隨地蹦躂?
但是,分析歸分析,贏高在來到範陽縣之前已經根據自己的記憶推測了一下,此時的劉邦,已經不再是泗水郡沛縣中的那個拉幫結夥的亭長了,因為喝蒙了釋放了刑徒的事,他早已經落草到了芒,碭二山之間當了賊寇,乾著那打家劫舍的勾當,當然,對外肯定也會聲稱是劫富濟貧雲雲,其實嘛,不過是為了自己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罷了,都是滿滿的套路。
但是不知道為啥的是,向蕭何這樣既老實又懂法律又明事理的讀書人,竟然還就吃劉邦的這一套,贏高記憶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當劉邦這廝帶著十幾個刑徒跑到山間落草為寇之後,他在家裡當時年方二十多歲的呂雉,也就是正牌的人彘製造者、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呂後被沛縣的縣令直接拿到了大獄之中,正是蕭何和曹參這老哥二人利用自己職務之便將呂雉從獄中弄了出來,不但如此,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呂雉打通去芒碭山的通道。
這樣的事,在當地那都是不少人心照不宣的了,更何況呂雉的父親和沛縣的縣令早年間關係也算不錯,所以人家自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不然就憑借劉邦那些刑徒,隨便派出點人就給剿滅了,怎能讓他發展到後期的那個地步。
這個時候的贏高分身乏術又沒有可供驅使的軍士,當然不能千裡迢迢的到沛縣附近的芒碭山去把劉邦剿滅,等到他處理完了大秦內部的事務,又擔心劉邦這老流氓在芒碭山發展起來,左思右想之下,決定先利用自己現有的能力和資源,給劉邦來一個釜底抽薪。
這麼一來,就算他後期又有所發展,也一定趕不上前世了,再加上自己知道這家夥究竟是個什麼貨色,一旦有機會可不會像項羽這樣的小年輕一樣,眼睜睜的看著這廝從自己的褲襠地下溜走了……
劉邦最得力的一條臂膀,當然就是蕭何了,贏高知道,劉邦身邊的不少人都是因為蕭何才能緊緊的團結在他的身邊的,要是能把蕭何拉攏過來供自己使用……那酸爽,贏高就是想一想都十分的受用,於是也就有了徐公的暗中前往沛縣。
範陽距離沛縣並不十分的遠,隻有不到五百裡的路程,中間也隻隔著薛郡的一半土地,贏高給了徐公數匹快馬,他也終於是不負所望,在和贏高約定的時間之內趕了回來。
而至於蕭何為什麼會乖乖的跟著一個外郡的縣令回來,還要仰仗贏高料事於先所準備的數條竹簡,在那數條竹簡上,可是有著能讓蕭何不得不來的力量。
但至於曹參為什麼也來了,那就不是贏高計劃之內的事情了。
說到這曹參,和蕭何這種頂著什麼漢初三傑名號的大咖比起來當然在後世的名聲要小了不止一點,但是贏高卻知道,人家可也是有著大才學的人,在劉邦那小老兒創建的大漢王朝,曹參是當過相國的,而且是蕭何之後的第二任,沒聽說過曹參的名號,那不要緊,但是‘蕭規曹隨’這個在後世膾炙人口的詞兒,說的正是此時有些衣衫襤褸的站在贏高麵前的這兩位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