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明鐵器比青銅器更加適應這個時代那是需要時間的,而在這期間的當口,嬴高暫且還真就沒啥借口再不跟著始皇帝學習如何處理各個郡縣上報的事務了。
雖然後世都在傳始皇帝是多麼多麼的殘暴,多麼多麼的不把老百姓當人看,但那也不過是經過了後世多少代的渲染才得到的結論,當然做不得真。
硬著腦袋皮跟著始皇帝學習了一個多月如何處理各地的政務之後,嬴高不禁發現,始皇帝要是真能放下點自己的虛榮心,彆大張旗鼓的去修那些個並沒有太大用處的宮殿啊,墳啊,城牆啊,高速啊什麼的,放在後世那還真就是個明君。
就拿修長城這個事來說,在嬴高看來你有那麼多的人力物力,直接就去滅了匈奴也就得了,就算是不能把他們徹底消滅了,那也得讓他們知道,你們樂意去騷擾誰就去騷擾誰,就是不能騷擾我們大秦,你這樣硬氣點,用不了幾十年,匈奴早就不知道都遷移到哪去了。
但是這麼大個工程已經開始了十多年了,你再去說這玩意沒用,那不就是給始皇帝拆台嗎,還有新宮的修建,當初不就是你公子高熱情高漲的去督造的嗎,這個時候再去反複,那你的人品還要不要了。
刨除了這些之外,嬴高發現始皇帝還真是個錙銖必較的帝皇,就是一個縣中受了啥災了,始皇帝也得親自批示一番,不然就派個禦史過去看看,但凡是解決不了的問題,鹹陽都是會管的。
這也忽然之間讓嬴高明白了始皇帝為啥會這麼想要長生,實在是事情太多,時間不夠用啊!
而通過這段時間跟著始皇帝的學習,嬴高本身也並不是一無所獲的,至少大秦總共有多少個郡縣,郡縣的官員都是誰,到底咋樣,他都已經門清了,而且這裡麵已然有不少上了嬴高的黑名單了,一旦嬴高掌了權,這幫家夥可就要倒大黴了。
時間長了,看得竹簡多了,嬴高也發現了大秦管理上麵臨的最大的問題是什麼,簡單的郡縣製的確是能夠鞏固中央集權,但是他們報上來的那些始皇帝批閱的勁勁兒的問題,在嬴高看來全都是在那無病呻吟。
什麼縣裡的河流決堤了,淹死了多少家禽啊,什麼縣裡發現了一個賊人,已然被縣尉率人拿下,幾個百姓受了輕傷啊,什麼縣裡接連丟了一些糧食,請鹹陽救濟一下啊……
看了這些竹簡,嬴高真有想要踹那寫竹簡的家夥幾腳的衝動,心說要不是你們這一天天的報喜不報憂,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把始皇帝都給忽悠的不知道大秦到底是啥樣了,那些個陳縣的反秦勢力咋能找到山頭?
還有像劉邦那樣的罪人,咋還能允許他媳婦在縣裡橫晃?這一樁樁一件件的要是全都到了始皇帝的耳朵裡,還不得直接把他給氣得倒仰過去?
啥叫報喜不報憂,這特麼不就叫報喜不報憂嗎,等到發現問題的那一天,那不用說肯定就是天大的問題。
忍無可忍自然也就無需再忍,嬴高可是受不了天天把時間都浪費在這些個脫褲子放屁的事兒上,於是乎,終於有一天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跟始皇帝提出了一個建議……
三日後,在鹹陽的市集之上,之前被嬴高從陳縣帶回來的縣令被安放在一輛囚車之中,在鹹陽城內示眾,而他的身側,一名官吏大聲的宣讀著他的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