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將軍所言之意是,之前派遣斥候到大秦的境內完全是給那冒頓看的,其實少將軍一絲都沒想要讓冒頓兵不血刃的攻進長城?”
對於項羽一下子竟然能有了這樣的心計,範增和張良倆人也是十分的驚訝,這完全就是他們沒有想到的,因為之前種種跡象都表明,項羽應該是比冒頓更加急切的想要攻進大秦的境內去,所以他已經是會賣力的去尋找長城之內的破綻的,卻不想,項羽的心裡麵早就有了一些個反其道而行之的辦法了。
“我想要的,隻是攻破長城而已,至於是不是兵不血刃,消耗的並不是我江東子弟,而是匈奴的騎兵,匈奴人若是到了中原,屠戮的是我中原的百姓,我雖對敵人殘忍,但卻不至於眼睜睜的看著匈奴人在中原肆意而為!”
到了這個時候,在自己的兩個智囊的麵前項羽也的確是不想再壓抑著自己的情感了,他就是想要看到匈奴和秦兵在長城的腳下激戰,這是項羽的心裡麵早就想好了的驅虎吞狼之計,隻要讓他帶著自己的那些個江東子弟回到大秦的境內,而且讓匈奴這頭惡狼把秦兵的主力死死的咬住,自己在大秦的境內就還有不少的可能性。
項羽心裡麵一直相信的是,六國人心裡麵的那股子反秦勁頭一定還沒有過去,他振臂一呼,再加上大家看到了大秦被匈奴都給攻破了之後,是一定會想到自己的故國的,在這個當口,項羽相信自己還是很有些機會能夠複了楚國的,縱然前期的條件艱苦一些,隻要嬴高因為和匈奴的戰爭而抽調不出十倍的精兵來對付自己,自己就可以在他們的後麵給他狠狠的來上那麼一刀。
這回再一詢問,項羽終於告知了範增和張良二人,按照他的計劃,為了不引起冒頓在前期的任何懷疑,他派出的斥候還是肯定會去尋找韓國境內守衛比較薄弱的點的,而他也會按照自己和冒頓的約定,率領著匈奴的騎兵針對這個點發起猛攻。
但是有一點,項羽已經詳細的計算過了上郡到韓國故地的距離,他要做的一件任何人都不會知道的事兒就是,他會適時的讓蒙恬得知匈奴會從哪裡進攻大秦的消息,而當蒙恬得知消息之後率軍趕往救援的時候,正好能夠碰上剛剛攻破了長城的匈奴騎兵,換句話說,項羽想要製造一場針尖對麥芒的遭遇戰。
這個計劃的確是十分的艱難,但是項羽有一個十分明顯的優勢,那就是到了攻打大秦的時候,匈奴的大部分騎兵會跟在他的身後,聽從他的調遣和指揮,所以多長時間能夠攻破斥候報告給他的那個地方,顯然在一定程度上是項羽可以控製的。
這是一個複雜但是條理清晰的計劃,一旦事情完全按照項羽的想法去走的話,匈奴的二十萬騎兵將會在這一戰之中幾乎折損殆儘,匈奴會成為第二個東胡,十數年內都難以恢複之前在草原上創造出來的威望。
而消滅匈奴所帶給大秦的代價,就是蒙恬所率的十數萬大軍,價值鹹陽城周邊的數萬大軍所剩無幾,大秦數年之內再無發兵長途征伐的能力。
而這當中的幾年,就是項羽發展的黃金時期,顯然按照現在的情況不論是匈奴的境內還是大秦的境內,都不會有項羽這樣的機會,所以他隻能自己去創造。
這個風雪交加的夜裡,在這個匈奴貧瘠土地上的大帳裡麵,三人坐在一處,商討著一個計策,一個可能會顛覆一個朝代的計策,而最為可怕的是,這個計策即將麵對的對象,依然還被蒙在鼓裡。
的確,不單單是一心捉摸著趕緊把項羽整死好讓虞姬到他被窩裡來的冒頓壓根就沒察覺到項羽心裡麵到底拐了多少個彎,遠在鹹陽城溫暖的宮殿裡麵的嬴高也沒能想到這個西楚霸王除了帶兵打仗之外竟然也鍛煉出了這樣的頭腦。
不過嬴高在這個冬天的心情倒是不錯,他之前曾經靜下心來算了一下,自己來到大秦,依然是過了四個年頭了,馬上就奔著五年去了。
而這段時間裡麵,大秦顯然也經曆了一番最為複雜的變化,始皇帝,這個統治了從秦國到大秦很長一段時間的人永遠的離開了,而在離開之前,嬴高也算是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儘量讓始皇帝沒有帶著什麼大的遺憾離開。
這一轉眼的功夫,嬴高自己當政也有快到兩個年頭了,雖說大秦看起來依舊像是在原地踏步,他在史書上麵能體現出來的最大功績也不過就是剿滅了除了跑到匈奴去了的項羽之外所有的反秦勢力。
但是嬴高追求的顯然也並不是史書上麵的那些大吹特吹,他甚至都沒有特意告訴寫史書的人稍微把他寫的偉大一點,他唯一一次跟記錄曆史的人的對話也隻告訴了他一句話:要麼真實,要麼被殺……
要說嬴高壓根就不追求清史留個名的話,那你還真就是不了解他,他這個時候不著急,他不過是因為他還年輕呢,還有更為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現在是他為大秦帝國攢大招的階段,打基礎嘛,默默無聞就好了,但是默默無聞之後是一定要迎來大的爆發的。
對於大秦,嬴高心裡麵還是有一些個相當大膽的計劃的,甚至說如今橫亙在他麵前好像給大秦帶來了不少壓力的冒頓和項羽其實在嬴高的內心裡麵不過就是他前進路上的攔路虎和磨刀石罷了,要是自己連項羽和冒頓都不能搞的定的話,嬴高知道自己心裡麵的那些想法還是趁早忘了,在大秦的土地上享受生活也就得了。
而這幾個月,嬴高的重點顯然就是借著陸賈這個愣頭青剛剛到大秦朝堂上麵的這股子春風,把自己的朝堂好好的治理治理。
其實要是按照嬴高自己心裡麵的意思,這個始皇帝留給自己的官吏隊伍,自己想要保留的也就是十分之一,那還都得算是多說。
但是人家能站在大秦朝堂上麵的都是大秦的貴族,在原則上那是支持你嬴高的統治的,你要是上來不問青紅皂白就給人家拿下了,那也的確是有那麼點白眼狼的嫌疑。
但這些大秦的貴族們,雖然是支持你嬴高的,但是你得是按照之前始皇帝時候的那些套路才行,嬴高的新政一出來,能帶給他們利益的話,他們當然是全部都在那拍手叫好,但是要是想再把利益從他們的手裡麵拿出來的話,那可就比登天還難了。
於是乎,嬴高索性就決定一不做二不休,正好借著陸賈這個貨真價實的照妖鏡,嬴高也是能夠清楚的看出來到底哪些官吏是當真為了大秦的江山社稷站在朝堂上麵的,又有哪一些隻是為了自己能夠斂財才站在大秦的朝堂上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