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鹹陽城再次即將成為一場看不見的戰鬥的漩渦中心的時候,嬴高的書信終於姍姍來遲的到了南海郡,到了扶蘇的手裡。
當收到嬴高的書信的時候,扶蘇正苦著臉獨自在自己的書房裡麵靜坐,顯然也是遇到了煩心事兒。這煩心事正是在幾天之前他所收到的一封匿名書信。
本來這個時候的扶蘇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因為經過了三個月左右的鏖戰,他得到消息,這一次進入的桂林郡和象郡這兩個地方作戰的將士當真是不辱使命,已然是攻打下了這兩郡的大半之地,按照這樣的情形發展下去,扶蘇相信再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自己就能把拿下這兩個郡的捷報送進鹹陽城了。
而就在這個本應該皆大歡喜的時候,這封匿名書信上的內容卻讓扶蘇的心情幾乎一下子就跌落到了穀底。
按照那封匿名書信裡麵的說法,如今除了扶蘇之外,剩下的十幾個始皇帝的兒子在鹹陽城裡正處於水深火熱的狀態中,嬴高為了防止這些自己的兄弟做大,隻是將呼聲比較高而心中除了忠孝之外沒有其他想法的扶蘇派了出來。
而剩下的那些個大秦的公子,早就被嬴高全部都趕出了鹹陽宮,在鹹陽城裡麵過著還不如一個大秦普通貴族的生活,而且最近因為這些公子對於這樣的生活稍微有那麼一點點的抱怨,嬴高就動輒對其恐嚇了起來,而且在書信中說了,要是這些公子再有什麼怨言的話,難保嬴高不會將他們處以什麼慘烈的刑罰。
扶蘇從來就不是一個自私的人,相反他是一個憂國憂民的人,都憂國憂民了的,自己的兄弟過的不好他自然也是會掛在心上的。
他不知道這封書信到底是誰給他送過來的,但是在他的心裡,一旦這個事兒是真的的話,這封書信很有可能就會是自己哪一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弟弟派人送過來的。
就單單的一封信,並不能讓扶蘇判斷出這裡麵所說的內容到底是不是真的,但是他也知道無風不起浪這句話,鹹陽城裡麵的事兒,他隻要派一個人去看一看,自然就知道了,所以這封書信並沒有騙他的必要。
而且以扶蘇對嬴高的了解,他早就發現了自從開始競爭儲君之位,嬴高的性情就已經不像之前了,他忽然之間就變得殺伐果斷,對於任何不服從的人,扶蘇相信嬴高都會毫不猶豫的鏟平,如果真的什麼時候嬴高對於他們的這些兄弟不滿了,書信中所說的情況,也是十分有可能的。
這件事扶蘇自然不能告訴任何人,這兩天的時間,他也一直都在捉摸著給嬴高寫下一封書信,婉轉的問一問這件事的因果,再婉轉的給自己的弟弟們求一求情,畢竟自己在南海郡一直為了大秦鞠躬儘瘁,嬴高應該都是知道的。
但他寫給嬴高的書信還不知道從何說起尚未動筆呢,嬴高寫給他的書信卻是先到了,這倒是讓扶蘇有點沒想到。在他的印象裡,嬴高不是一個在做事之前樂於跟彆人商議的人。
打開嬴高的書信,扶蘇依然是沒有告知任何人,獨自在自己的書房中細細的讀了起來。
在書信中,嬴高並沒有顧左右而言他,而是單刀直入的就說出來了當自己去九江郡出巡離開了兩個多月期間,在鹹陽城中爆發了流言,而且是在大秦的公子之中,流言的內容也正是跟扶蘇接到的匿名書信中控訴嬴高的所為差不多。
但是嬴高在書信中也說了,他估計最初散步流言的人一定會將這件事也告知扶蘇,畢竟扶蘇是大秦除了嬴高之外影響力最大的公子了,而且扶蘇目前在南海郡執掌一方,還算是有權有勢,要說策反那些鹹陽城裡麵的公子並沒有什麼用的話,利用那些公子來策反扶蘇卻是十分有用的。
在這之後,嬴高還向扶蘇做了一個保證,那就是在這件事的源頭沒有查出來之前,他是不會動任何一個大秦的公子的,但是在這件事查出來之後,如何發現誰真的有反秦之意,嬴高也不會因為這個人是自己的兄弟而饒恕他的。
“唉,這便是他的風格……”
當扶蘇合上書信的時候,他微微歎了口氣,嘴裡所說的他,可不正是自己這個當了皇帝的弟弟嗎?
在這件事上麵,扶蘇知道嬴高對於他已經是仁至義儘了,嬴高在書信裡麵說的十分明白,因為扶蘇乃是大秦的長公子,包括嬴高在內的其他人都是扶蘇的弟弟,所以作為嬴氏一族內部的事兒,扶蘇肯定是有知情權的,雖然他並不在鹹陽城裡,雖然他的手裡麵握有十幾萬的大軍。
但是有知情權歸有知情權,扶蘇知道,嬴高把一切事情的緣由都告知自己的另外一個想法就是自己對於這件事不要再管,不要再問。
嬴高相信自己的前提是自己能安靜的在南海郡等待事情的結果,而不是想要利用自己在大秦的影響力和自己手裡麵的兵力去改變什麼。
將這封書信付之一炬後,扶蘇緩緩的走到窗邊,看著鹹陽城的方向,皺眉思索了半天,最終終於是微微的歎息了一聲,他知道了自己應該如何去做,同時也隻能在心裡麵替自己的那十多個弟弟暗暗的祈福了。
他的那些個弟弟,他還是了解的,除了自己跟嬴高之外,剩下的的確是有可能被彆有用心之人利用的,他現在隻希望不要有人被彆人用心的人利用,如果有的話,也不要太多……
定下了自己的計策之後,扶蘇重新坐回了自己的桌案之前,開始給嬴高回信,他了解自己的這個弟弟,也知道他需要自己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