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本朝的國庫充裕,修築鐵路,每年都砸下巨款,從不同的城市規劃好路線,分散修築,最終連接到一起,這樣可以加快修建速度,節省很多的時間。
至於遇上那些山,不少都是直接給火乍了,有一些則是挖出個隧道來,用一些手段加固。
如今的建造速度,可不是以前的那些朝代可以比擬的,光是輔助用的機器,就有不少,就為了讓普通人可以更加的省力又省時。
光是趙玨那邊,每天差不多一萬五千人同時開工,那行動力簡直驚人,一人就是完成一米距離,那一萬五千人就能完成一萬五千米,雖說不是這麼算的,卻也是沒差多少。
更何況沿途還在招收更多其他的工人,還是有不少人願意加入的,特彆是那些農忙結束的,這也沒什麼難度,無非就是使點力氣,而且每天都能結賬收到工錢,除了那些竺國俘虜,基本上本朝的百姓,想走便可以當場結賬走人。
就是有這麼多的臨時工,人多的時候最高峰能有三萬人,可以想象那工作的狀態,是多麼的可怕了。
要不是天黑的太快了,他們覺得他們還可以!
不,不可以!
監工的廂軍覺得自己都要累死了,結果趙玨回鄉心切,提出了給加班費,反正看不清楚嘛,那就沿路點火把,加煤油燈。
一天能修築三十公裡,簡直可怕,監工還有個工作,那就是檢查鐵路的質量,這可是一點都馬虎不得。
不過還是會讓鐵路工人睡夠四個時辰,白天也有休息的時間,大半年下來,那些工人都沒有瘦,反倒比以前壯實了許多,又因為大半年時間的修築,一個個都成了熟練工。
所有人都不清楚,為什麼攝政王要修建這些個鐵疙瘩做的東西,但並不妨礙他們歡天喜地的收工錢,到了過年前的兩個月便辭職回家。
也有人托同鄉帶銀子回家的,眼看著好賺,怎麼可能放過。他們的工錢可是比那廂軍還高,要不是那些廂軍不能隨便走人,他們都想去做工人了。
趙玨身邊的人,在計算路線的時候,都是選擇避開那些大山,畢竟要火乍山成本太高了,又沒什麼險峻的地方。
相比南部這邊的修築速度,北部那邊就稍微差了那麼一點,畢竟這可沒有三萬人每天乾活六個時辰的。
龐昱嫌棄慢,那小眼神就盯上了廂軍還有鄉兵,不過抽調的隻是一部分,一半一半吧,修築鐵路一個月,給出補貼倒也沒什麼人抱怨,比起當廂軍的日子,還是修鐵路賺的多,而且他們還是可以同時拿兩份的銀子,一份是來自鐵路的補貼,另外一份自然是他們廂軍的俸祿了。
等到了一個月,就換另外的一波人,吃的好,又有兩份銀子拿,不樂意是傻子。
至於那八十二萬的禁軍,那是本朝的根本,龐昱倒是想動,可惜以他的話語權,真要動了,他能被那些老臣用唾沫噴死。
算了算了,劃不來,那些個禁軍可能還不如廂軍好用呢。
主要是這一代不如一代,龐昱都不敢想那禁軍已經是什麼模樣了,就怕查起來,爛到根子裡。
不少禁軍吃空餉,也不是沒有的,因為本朝不重視武將,不能跟文臣比,收的那些外快,不是一般的來錢。
有趙玨當初的警告後,倒是好了不少,誰也不想被扒了官服遣返回鄉,更彆說是千刀萬剮了。
五月端午節的時候收到的竺國來信,結果都快過年了,那竺國公主都還沒到,因為政務繁忙,無論是小官家還是龐昱都將此事拋在了腦後。
又要過一個沒有趙玨的年,龐昱不開心了,難道要鐵路修築好的時候,才是他們夫夫再團聚的日子?
終於,在汴京城一個下雪的天,這來自竺國的公主終於到達,不過小官家並沒有第一時間接見。
她想見就見,那他作為官家多沒麵子啊。
將這公主安置在那集中招待外朝來使的公館裡,住房環境可是一點都不差的,怎麼說也是一國公主吧,住宿標準大概就這邊郡主的待遇。
去接待公主的人員,回來跟龐昱描述那公主被凍的不輕,大概這輩子都沒這麼冷過,臉都凍的發白了。
龐昱想想也是,那竺國還是挺炎熱的,特彆是他們竺國首都的位置。
隻是要什麼時候接見那公主,還需要準備一下,就怕對方來者不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不過龐昱也終於知道了,為什麼這公主能在路上走了七個多月,在汴京城過年後到來,大概是竺國的國王為了彰顯誠意,這公主的陪嫁不少,甚至還有兩頭大象。
可憐那大象也沒想過,還有要挨凍的一天,哪怕包了厚重的毯子,還是會冷。
入住彆館後,燃起了煤炭爐子,才稍微好轉了一些。
龐昱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新聞,像冬陰功的國度,零上十幾度都有可能凍死人,在本朝都是難以想象的事。
特彆是如今,他們跟疆域合作,每年輸送多少棉花過來,無論是做成棉布,還是棉衣棉褲甚至是棉被,不說百姓人手一條棉被吧,好歹棉被早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玩意,那價格也都打了下來。
在汴京城附近,那也是有大量的種植棉花的。
為了避免堂堂竺國的公主凍死在汴京城,龐昱派人多給那公主送去了一些碳火,還有棉被棉衣等等,她穿不穿的習慣,就跟他沒什麼關係了。
沒錯!過年了,他放假了!
誰要去理會那公主啊,皇帝都不需要早朝了好嗎。
隻能說她來的不是時候,去接待公主的人員,也跟公主的隨從解釋了原因,便也回去休假了,開玩笑,她就是被臨時召喚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