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 121 章(2 / 2)

沒戶口的人也都被帶走,既沒有賣身契,怎麼能留在這裡,說什麼家生子,呸,仆從的孩子就一定要做仆從嗎?

敢說出生就是仆從的,直接按拐子算,要知道這宋刑統針對拐子,可是很嚴厲的,特彆是這種知情還為之的,罪加一等,弄不好直接丟官的節奏。

這還隻是汴京城,去了外麵,怕不是更多,不過錦衣衛已經在各地開設分衛,因為他們是要追查細作的案子,那些當官的宅子,都要一個個的調查過去,說不定還能給國庫創收呢。

進展是緩慢了一些,那些被放出來的仆從很是迷茫,他們沒有身份,沒有上過什麼學,會是就是伺候人的活。

錦衣衛按照統一的指示,全部送入學校,一律全部先掃盲。

他們也不過是受害者,祖輩也是這麼過來的,誰也沒想過,為什麼突然就要將他們放出府。

但是都是官爺說的,他們就隻能老老實實的按照官爺的要求,先是進了掃盲班,誰能想到,進了掃盲班每七天會給一次生活費,不算太多吧,也足夠他們每個人寬裕的過上七天,以為離開主人家會挨餓的事,完全沒有發生。

住的房子也是他們以前不敢想的,不少人都覺得,這樣的日子,似乎也不錯。

特彆是一家子都是家生子的,年輕的都去掃盲班,上年紀的覺得自己老了,學不進去,被錦衣衛送去了育幼院。

如今的育幼院規模早不是以前可以比擬的,這裡有朝廷的撥款,還有趙玨發下來的款項,可以說是資金寬裕,無論是孩子,還是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都可以在這裡安穩的生活。

基本上有育幼院的城市,很難找到乞丐的存在。

而且要說吃不飽飯,現在不像以前,多了土豆玉米紅薯,人們的餐桌上多了不少可以選擇,不過糧食的產量的話,還是不大行,龐昱也是有找各種擅長種地的人研究如何增加產量。

這也是先皇在位的時候,最大的一個心病,因為有了那些作物,稍微的緩解了一些。

同樣這也是趙玨的心願,讓天下子民吃飽飯。

土豆紅薯產量雖高,卻不如米飯,至少南方地區,無法將這些作為主食,做菜倒是還不錯,天天吃,誰也受不了,最終,還是要改良種植技術。

早幾年開始,他們就招攬了擅長種地的人,而不是那些所謂的寫個小破詩讓人種地的,是真正在地裡勞作,有經驗的人。

將那些經驗聚集起來,通過實踐,來應證這方法是否真的可行。

光是這樣,就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沒有一點辦法,這種地沒有一絲捷徑可走。

光是沃肥這一點,司農寺就已經經驗豐富,甚至肥料還可以出售,以極低的價格,幫忙運送到周邊各地的鄉村去。

沒辦法,誰讓自從城市改造了以後,那汙水都會通往一個地方,然後給統一沃肥,還有那些用食物殘渣給沃的肥。

立秋是個好日子,沒錯,鐵路!終於通車了!

同時間,那鐵路的分支,也開始建設起來,目的地有去往北方的,還有朝著疆域的。

“這是真的可以上路了?”小官家隨著侍從上了包間,這包間他熟悉的很,他自己睡裡間,客廳的沙發可以變成床,那是給他的侍衛睡的。

“呸呸呸,童言無忌!”龐昱白了他一眼說道,整個大宋也就他和趙玨敢給這小子白眼。

“小叔嬸我錯了……”小官家果斷的承認錯誤,他也知道自己說的話不對,不過他還是很興奮,這可是能坐火車!

比上一次看到更加宏偉,因為還多加了一些車廂,上次隻是試運營,沒必要都加上,這一次不同,是正式的,上車的人也有不少。

有要去南部公乾的官員,也有官家,沒錯,他這一次,打定主意要去南部一趟,趙玨也答應了,有他在,還能護不住這小子?

同行的還有竺國公主和她的翻譯,其實按照竺國公主的語言,已經沒有什麼用翻譯的必要,但是她表示已經習慣了,小官家也不好駁了她的麵子,所以小翻譯還是歡歡喜喜的繼續給竺國公主作伴。

因為趙玨拍案,其他人也沒辦法,而且隻是幾天的時間,也就隨小官家高興了。

事實上如今的模式,就算小官家不在,這國家還是在運轉的。

龐昱和趙玨住的是隔壁的包房,跟小官家差不多一牆之隔,再過去的包間就是他姐龐飛嬿和一個龐昱身邊的宮女。

其實這次旅行,龐昱不說自己去,連他家祖父母還有爹娘弟弟全部帶上了,他爹硬是請了假期出來,不多,就十來天,足夠路上的時間還有玩上幾天。

順便他還假公濟私,多給他爹批了幾天,乘坐第一次火車的正式運行,是為了測試火車的運行速度還有安全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