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光點應該是幼生期的飛棍。
原來它們就是寄生在這些老鼠的身上得以生存的。
我稍一琢磨,便明白了這飛棍的生存方式。
它們最初誕生,卻是在空氣之中的,就仿佛是水中的一些微生物一般,靠著空氣當中的塵埃跟水分過活。
生長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它們就開始尋找宿主了。
而弱小的動物就成了它們最合適的宿主。
老鼠,蛇,青蛙之類的,很容易就被附了身。
被這些飛棍附身之後,這些老鼠之類的小動物就會被控製,甚至可以被放牧。
我估計這付家人就是這麼放牧老鼠或者蛇類的。
等到它們放養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就會換一個宿主。
這時候就會選擇一些大一些的動物,比如雞鴨鵝之類的。
這些動物被寄生之後,也可以方便馴養,方便管理,得需要一直等到它們再長大一些,才會換成彆的宿主身上去。
這彆的宿主,比如狗或者野生動物一類的。
也有些選擇了人類來當成宿主。
而也許是因為人類化屍之後最不容易控製,所以這些成為宿主的人類,其實都被變成了彆的樣子,有些像鴿子,有些像昆蟲。
人類宿主,就是飛棍最終的寄生姿態了。
我估計飛棍之王就在這裡產生。
而剩下的那些飛棍,由於寄生在稍大型的動物身上,這些稍大型的動物一旦死亡,它們就無可寄生,隻好飛在空中形成我們之前看到的那種飛棍。
這種飛棍一旦增多,就會暴露這飛棍之王,或者說整個飛棍群族的生存方式。
因此專門會有一隻大飛棍將這些零散出現的飛棍給吞食掉。
人們對於飛棍的研究應該很早就開始了,所以才會有鳳鳴星屍的傳說。
而這星屍其實也就是飛棍附體罷了。
在人類與飛棍長期共存的年代當中,有人就學會了驅使這些飛棍,而驅使這些飛棍又跟這些飛棍和平共處,形成了這鳳鳴山底下的一種特彆生態。
若是一直都這樣下去,鳳鳴山人長期生存在這山腳下,這種生態就會一直保持著。
隻不過後來鳳鳴山卻因為有一個叫王建國的林場工人無意之間碰到了飛棍與星屍。
於是這鳳鳴山的外星人傳說就被傳了出去。
這外星人傳說一起,來這裡研究這飛棍或者外星人的一下子就變多了。外麵的人進來了,帶來了外麵的精彩世界。
也使得這鳳鳴山腳的人有了出去走走的想法。
於是一個個鳳鳴山人離開了鳳鳴山,去了安北,去了更遠的地方。他們卻並不知道,也許他們當中有人就被飛棍給悄悄附了體。
這些飛棍附體的人之所以沒有察覺,是因為飛棍離開了它熟悉的環境之後就選擇了潛伏。
一直到飛棍感覺環境適合了,才會出來控製住這些人的身體。
而這些飛棍又根據第一次寄生的宿主不同,改變著這些星屍的形態。
不得不說我這一番推斷還是很縝密的,也就是說這飛棍,這鳳鳴山人,還有星屍,三者都是密切相關的。
說不定紫麵佛樹,也跟這些飛棍有關係。
我正這麼尋思著的時候,便從這屋子裡飛來了許多隻鴿子,這些鴿子五顏六色,就仿佛我在聯草小區屋頂看到的一樣。
這些鴿子向著我飛過來,在空中盤旋著,突然向著我發起了攻擊,一隻隻鴿子衝向我,它們的嘴巴都泛著青綠色的寒光。
這又是一種帶毒的鴿子,要是被它們啄到一下,估計我得疼得從空中墜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