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著麵前這個口口聲聲說自己領悟了第一重劍典的少年,師承麵色平靜,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青雲劍典是他所創,其中難度沒有人比他更加了解,雖說內經篇並未傳給李青蓮,可正因為如此,單純從真氣運行線路之上想要找到與心意的貼合之處會更加困難,這就對悟性有著極高的要求,所謂第一重可不是按照劍招耍上一遍就算領悟的。
“先生,我說的是真的。”李青蓮看著師承的狀態也有些不大對,還以為他不相信自己。
這怎麼行。
她還指望師承教她更多呢。
其實一開始時她並未察覺到先生教她的東西有什麼特殊,可當真正領悟第一重青雲劍意之時,李青蓮才明白師承的劍真的很適合她,其中劍理與她本身領悟的劍意有幾分相似,是她劍意最好的養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李青蓮是第一次如此清楚的明白這一句話的含義。
不說實力,單就相性來說,師先生比她之前接觸過的所有劍修都要高上不止一個檔次。
對於她來說老師並非實力越強越好,而是要合適。
李青蓮想到了那一副畫中江南清雨,便覺得她已經有了冠絕千古的師父。
正如淺姨所言,她需要的是先領悟自身的劍意。
又想到那些人的眼神。
想要學劍是單純的胡鬨嗎?
李青蓮問自己,得到了一個否定的答案。
如果說一開始開始因為陷足深閨而對外麵的世界有所憧憬,那麼自東玄一路走來的見聞便將這一份憧憬壓的更加緊實,而在觀一卷景畫之後她又有了新的憧憬。
她想知道居士筆下所描述的究竟是什麼,是那一紙江南,還是竹林清影,還是說……她那恍惚間的所見。
也許她真正領悟青蓮劍意那一刻一定會明白。
李青蓮握住劍柄,在那一刻,她整個人忽的平靜下來。
院中的空氣似乎停止了流動,師承眸子一動,看向那白衣少年。
李青蓮與一開始的劍意輕浮完全不同。
因為每日不斷的揮劍,她已經完全適應這並不趁手的劍,將其變成了手臂的延伸,所以隻是握住劍並未有動作,卻足以讓屬於自己的劍心平靜下來。
師承驚訝之餘,眼神逐漸認真。
這李青蓮比他想的要優秀許多。
此時,因為握著劍的人是她,於是以李青蓮為中心,一股玄妙的氣息覆蓋了整個庭院,整片天地伴隨著一股奇怪的韻律而波動著。
仔細去看,這韻律是李青蓮平靜綿長的呼吸。
屋內,杜七感覺到了什麼,站起身子出了門,依靠在那門框上,打眼瞧著那院中白衣姑娘。
……
……
長劍在意不在形,李青蓮卻並未脫離師承所傳的死招,一招一式穩穩當當的揮灑劍意。
正如先生所言,想要超脫出規矩,先要走進去。
“錚——”
伴隨著劍吟,白劍青芒劃過空間,留下一道道微色熒光痕跡,如一道劍網將姑娘完全籠罩,密不透風。
劍吟縹緲,如一抹青雲。
靠在門框上的杜七白色緞帶隨著庭院中的風緩緩波動。
她覺得這劍舞十分好看,令人心曠神怡。
卻還缺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