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我的光影年代最新章節!
對大部分觀眾來說,軋戲最多說一句不尊重職業…
你隻要演得好,誰管你!
許安華導演之前就提及過有關軋戲的話題:‘張曼鈺的經紀人對我特彆好,他說,張曼鈺在你拍攝期裡,會接彆的戲,不過以你的戲為優先,如果你給她戲,她先給你戲。我聽了特彆感激。那時演員也非常厲害,從一個戲走到另一個戲,甚至張曼鈺、鐘楚紅最好的表演都是在這段時間:在至少同時拍兩部戲的狀況下,每一部都提名。所以我也不敢迷信演員專心拍一個戲就一定更好。”
由此暫且可以得出結論:軋戲不一定是演技不好的原罪,最初也不該是被嘲諷的理由,隻是發展至今,多次軋戲+演技不精久而久之引起反感罷了。
誰關心軋戲?
我們隻關心這戲你演的咋樣,業務好管你軋多少戲!
對很多演員來講,付出和努力是一樣的,但是結果卻千差萬彆!
有的人就直接紅了,有的人卻繼續蹉跎!
這就是娛樂圈,一部戲就能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一個選擇就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彆的不說,就說《宮鎖心玉》,最開始找的嚴髖演八阿哥…
所以,為了更多的機會,很多演員會選擇同時接很多戲!
畢竟誰也不敢保證哪塊地裡能開花。
很多時候,演員軋戲,不僅僅是因為“錢”,更多時候演員們不舍的是那個機會,他們不知道自己當下做的選擇是否正確,以及不知道自己放棄的那個選擇會不會更好。直白一點講就是,通常軋戲的演員其實內心對於導演的水平是不夠信任的,軋戲是他們尋找安全感的一種方式。
但是,對於劇組來說,軋戲意味著演員更少的投入度,已經是一種不敬業的表現。
沒導演喜歡軋戲的演員!
演員想要抓住每一個機會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演員在對自己負責的同時,首先得對每一部戲、每一個劇組、每一場表演負責。
尤其是紅了之後,要注意愛惜羽毛…
不是洗白啊…
……
《源代碼》的後期很簡單,因為整部戲就三個場景,幾乎是按照順序拍下來的,剪輯不怎麼需要耗費精力。
當然特效還有後期調色很占時間。
後期由史蒂文·奎裡統籌,呂瀟然還是很放心的。
畢竟邀請他就花了150萬美元,沒點真本事,他也不敢接這部戲!
呂瀟然去了廈門。
《烈日灼心》很有可能是他最後一次主演犯罪題材電影。
往後的精力更多用在幕後還有其他方麵…
……
抵達廈門是三月六號,呂瀟然沒有直接進組。
他需要一點時間調整一下自己。
進入一個角色前,需要把前一個角色放掉,讓自己的情緒排空…
協警辛小豐,看似平凡、實則心藏驚天秘密,每天生活忐忑不安,一方麵要機敏地執行危險任務,另一方麵要極力隱藏自己的秘密,保全自己和兄弟。
這樣的性格外在表現:執行任務中的他是不要命的,雖然時刻繃緊神經的他也會惶恐害怕,會虛張聲勢,刻意用凶悍來偽裝害怕的自己…
《烈日灼心》“尺度”足夠大,無論是同性戀情節,還是高樓追逐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