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日常(2/5)(1 / 2)

() 華宜對《太極》係列很重視,花了重金…

據說這個係列最開始的監製是李蓮傑,後來李蓮傑退出了…

據說是因為王大師被抓了…

反正亂七八糟的,說什麼的都有。

那為了推廣這個電影,當然要砸錢!

反正花的是股民的錢…

不過,他們沒搞媒體場,呂瀟然對《太極》所知甚少,隻是聽輔助器提過這電影票房很爛…

呂瀟然問徐爭:“你該不會是緊張了吧?”

“我當然緊張,這個電影我花了一年多時間!”

“…那《泰囧》呢?”

“《泰囧》按照《人在囧途》的模子往下打造,票房失敗的可能性不大!主要你們對《七號房》的票房預期太高了!”

“…放心吧,院線看片會,大家對《七號房禮物》有公允的評價…”

“那排片呢?”

“放心,至少爭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排片,我們提前公映,就是壓一下《太極》…”

看了眼徐光頭,呂瀟然忽然想起了什麼:“《七號房禮物》公映後,你收斂一點,彆在外麵瞎搞!”

“…我哪有瞎搞?”

“我沒跟你開玩笑,上麵管控的厲害;你想往上走,家庭幸福和諧這個是非常重要;一個公眾人物要和上麵的人處理好關係,風評形象不能丟!”

“嗯,我知道了!”

“導演的責任就是拍電影,你拍好了,怎麼賣是公司的事,你就彆跟著瞎操心了…”

徐爭看了看呂瀟然,想說點什麼,最終還是閉嘴了…

……

徐光頭是聰明人,打通劇本、導演、製片、宣傳整條線,不存在問題!

電影嘛,無非投資人投資,製片公司拍攝,電影院放,觀眾們看。

徐光頭走了一條讓人有點無語的路:

《泰囧》、《港囧》兩部電影,讓利給院線的力度很大。

大量讓利院線,本來賣的就不比彆的電影差,排片力度就很大!

看似在票房上讓利了,其實無所謂,基數大,我十幾億的電影再怎麼讓利也比你一兩億賺的多。

除此之外,院線我也維護好了,要知道,院線拿6-7成的票房,這樣的讓利可是真金白銀,而且很可觀。

票房高了,投資人收益就有了,製片公司該賺的都賺了,還因為拍的好一直有生意,電影院賺的很開心,再加上票補,觀眾9.9很實惠的看了電影,一下子四贏!

《港囧》的票補創下了影視記錄——直接砸了1.2億做票補!

問題也來了,都這麼效仿,讓利電影院,那製片方的權益誰來維護?

你做的是一個億以下的低投資,重工業電影最簡單的評價基準:投資大、特效足!

瘋狂讓利,即便一部電影賣20億,可是成本如果是6億,那就不賺錢…

在中國電影產業鏈條上,製片發行方居於弱勢由來已久,電影生產的所有風險幾乎都由它們承擔,全行業的虧損更顯現了這種壓力的不可承受之重。

而在2012年,這種劣勢尤為明顯:引進片數量的增加使院線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電影產量院線排都排不過來,越來越突出的買方市場特征使製片發行方在與院線的博弈中也越來越式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