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對比(1/4)(2 / 2)

《泰囧》首日上映,排片百分之二十二,跟《1942》打平,不過《1942》有80家imax影廳的加持…

排片第一的當然是《少年派》,百分之二十五的排片!

對了,《少年派》的內地票房已經超過北美票房…

其實,關於《少年派》和《1942》的爭議,真的沒有必要…

《少年派》當然是一部好電影,視覺效果和思想性、藝術性兼具。

估計李鞍自己都鼓搗不出來超過《少年派》的電影了,所以,他去給金馬獎站台了…

但是,《1942》也是一部不錯的片子啊!

有些人真的是,中國電影看不懂就是導演水平爛,好萊塢電影看不懂是深刻,中國電影看得懂就是膚淺的水平!

還有人質疑馮曉剛為什麼不拍《1962》?

當然,馮曉剛等人對《一九四二》票房失利心裡麵抱怨兩句是可以的,公開指責觀眾就很不恰當了。

尤其還在微博上炮轟這個,炮轟那個…

這玩意其實大院子弟的通病,這幫人僅憑著出身和圈子就自認為高人一等,就能嬉笑怒罵又能名利雙收!

當然你也不能說人家沒有奮鬥,但他們在曆史進程中享受到的東西是最真實的!

當年隻有他們能接觸美國片、歐洲搖滾樂、日本文藝!

某種意義上來講,當你占據了彆人無法企及的優勢資源,你能做出點兒什麼是可以理解的。

但你總擺出衣服高人一等的姿態,就讓人有點煩了!

看汪朔,人前人後提起馮曉剛,從不拿正眼瞧他:好像作為一個多年沒有成型作品的作家還能一直給人家一個一流導演當人生導師似的;

如果你說馮曉剛你為了出名、掙錢,觀眾想看什麼你就拍什麼,你怎麼一點兒藝術家的範兒都沒有,所以我鄙視你,那我也尊重你的意見——可你也沒少跟丫合作啊?

《非誠勿擾2》包括後來的《私人訂製》,那都啥玩意?

不過,《1942》確實不差——無論是完成質量,還是對中國電影在題材上的探索和拓寬,成績很大。

但賀歲檔,大家就想看熱熱鬨鬨的喜劇,不想玩深度!

市場是為觀眾服務的,觀眾理論上是沒有錯的。

一部電影,想達到藝術和商業兼顧,票房和口碑並存,本身就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情!

《白日焰火》拿了金熊獎,票房沒到3億…

一堆觀眾還是衝著呂瀟然買的單!

既然是下定決心要去拍這樣一部很可能無法收回成本的心血之作,就要有接受現實的覺悟。

票房不佳就罵人了…

這樣不好!

尤其是對比李鞍:電影還有無限的可能,這是一個追求的過程,也是一個讓我謙卑的過程。

高下立判!

《泰囧》上映,呂瀟然發了一條微博:“《泰囧》是徐爭和橙子映像聯手為全國人民上的一部賀歲喜劇,好玩好看就是我們的追求,希望大家看完電影都能心情愉悅!”

然後首日票房2400萬…

不算特彆高,要知道《1942》首日票房是2500萬…

但是,霸占了票房榜首位,《1942》單日票房1400萬吧,《少年派》1300萬…

上映第二天,排片量提升到了百分之二十五,《泰囧》單日拿下3000萬票房…

第三天,也是周六,《泰囧》以百分之三十二的排片斬獲5700萬的單日成績…

輿論徹底發酵!

&/br&

&/br&,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