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後期製作來說,把這些所有的led屏全部摳像,可是要比綠幕摳像麻煩得多。
反正周期足夠,這個電影,怎麼著也要拖到2015年才有可能公映!
廖煩第一天進組,就很罕見的看道呂瀟然在跟攝影師爭吵…
待會要拍那個持續的長鏡頭。
其實,在拍攝中使用長鏡頭的話,你必須把所有可能的變量因素都考慮進去,包括演員的表演、如何打光、攝影機如何運動以及後期如何把這些東西捏合到一起。
這是實拍。
《地心引力》全靠後期cg…
模擬太空中的光照,包括打在飛船上的光、打在演員臉上的光以及宇宙的背景光,然後才能在後期製作的時候,把這些與演員的表演合成到一起。
在一個持續的長鏡頭當中,接連展現全景、特寫、失重的動作場麵,必然要找出一個方案,能在單獨一個鏡頭中同時展現各種不同的情節,這絕對是最困難的地方。
所以要把零重力和長鏡頭結合在一起真的非常非常難。
可是呂瀟然想嘗試!
那就隻能一點一點來,艾曼努爾·盧貝茲基跟特效組快被呂瀟然折磨瘋了…
整個拍攝過程很不順利,數次被喊停,拍攝中的任何一個小疏忽,都會導致所有人的努力化為泡影,而鏡頭的長度以及所要展現的複雜效果就決定了從演員到技術部門,都會不停的犯錯。
從感官上來說,這個鏡頭需要無懈可擊,事無巨細都要被照顧到。
直到阿方索·卡隆提出采購動態攝影器材iris係統——擁有七軸自由軸向,可追蹤拍攝長達108米,每秒移動速度4米,以及靜止距離可到008毫米精準。
演員被固定在某個架子上,iris控製攝影機的運動,造成演員在太空翻滾的假象。
可能不太精準,這麼形容吧,就是拍攝時候,演員被固定住,然後看著攝影機砸向自己…
這玩意極大的減少了拍攝難度。
就是有點貴,這套操作係統以及攝影機、機械手臂加在一塊1800萬歐元…
(寫這段,我看了兩三個小時的《地心引力》幕後揭秘)
……
8月13號,呂瀟然被告知自己要在拍攝現場接受‘微博電影專訪’…
很想拒絕,但是,《繡春刀》確實是他非常看重的電影。
糖糖幫忙接待的采訪組:“這就是《地心引力》拍攝場地…”
“當然可以拍,反正整個現場跟後期一點也不一樣!”
“導演應該在跟監製商量拍攝…”
“他倆溝通全靠翻譯。”
廖煩走了過來,跟采訪組的打了招呼,然後就被拉住詢問《地心引力》拍攝的事情。
“這次拍攝真的是前所未有的體驗,呂導演是個偉人!”
“…等電影上映,你們就知道我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了!”
‘微博電影’的幾個人走過去,剛好看到呂瀟然在跟阿方索·卡隆討論拍攝,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們看到了拍攝用的巨大的光盒…
“…這玩意是啥?”,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