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囧》的水準,按照徐爭自己的話來說:分裂!
在香港和王寶寶追打的時候好像是一部公路、動作、喜劇電影;
到了上海,約會的時候好像成了青春懷舊片。
很分裂,做出《泰囧》,徐爭當然知道市場吃什麼,但他又想加入自己的思考,可惜,他沒有那個能力,於是,整部電影有些不倫不類…
正常來講,這電影最多3億票房!
還是那句話…
今年的市場太瘋狂了。
又有著《泰囧》在前,給出了《港囧》12億保底的票房…
即便是呂瀟然自己都覺得12億有點偏低了…
不過他還是答應了21控股12億保底發行《港囧》…
橙子退居聯合發行席位。
從這一刻開始,他跟徐爭算是徹底沒了關係…
其實,在當下的這個年代,2015年的國內電影圈,要被認為是大導演,或者說是一線導演,硬標準沒有,但基本標準有的:你至少得有一部票房破十億的電影,而且口碑相當不錯。
按這個標準來算,除去那幫老家夥,也就呂瀟然、楊青、寧昊、徐爭還有最近達標的郭書博…
郭書博心裡清楚,他能躋身十億俱樂部,完全是因為《大人物3》前兩部就足夠火爆!
橙子的模式,算是製片人中心製。
包括《港囧》在內,製片人、監製都寫著呂瀟然。
問題是,老呂本質上是遵循導演中心製的,所以,他不太喜歡限製導演發揮,基本上掛個製片人的名字,就不管不問了…
主要是基於前期的市場實踐:一家公司,如果能有一個強大的導演坐鎮,不斷地推出市場大賣的電影,那麼,外麵那些大大小小的明星,可以隨便選著用。
有資金,有好導演,就天然地站在了明星和演員的上遊!
華宜不就是這麼起家的嘛!
橙子也算是靠著一幫導演起家的…
問題來了,名義上製片人統籌全局,實際上導演負責整個項目的運作,那就會給導演一種錯覺:沒有你,我也行!
當他身處微末不聞的時候,他的野心是他最好的支撐,他會比任何人都更願意去潛心砥礪自己,認真的做事,認真的做好東西——因為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可一朝聞達、名滿天下,他的野心又很有可能會支持著他去進入到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比方說,自己成立一個派係!
沒有理由非得附庸在其他人身上!
天要下雨娘要嫁,隨他們去吧!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橙子能做這麼大,最重要的根基是呂瀟然,隻要呂老板還在,誰離開都無所謂!
……
《道士下山》工作日跌幅達到60%…
上映第七天,《小時代4》來了。
《小時代4》首日1.07億,第二天,9200萬…
非常巧的,《梔子花開》第二天開畫,首日拿下9800萬…
《大聖歸來》同一天開畫,首日入賬4700萬,拍片是17%。
然後,呂瀟然帶頭,一堆大V開始在微博上各種軟文誇獎《大聖歸來》:
“小和尚說得真好,齊大大聖孫悟空,身如玄鐵,火眼金睛,長生不老還有七十二變,一個跟頭啊,就是十萬八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