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一件小事(1/5)(1 / 2)

演員選劇本,要看咖位的!

越是頂級的演員,可供選擇的劇本越多…

像黃博這種的,基本上導演有意圖了,就會聯係他。

而且都是最頂級的導演!

呂瀟然、寧昊這種的!

其它演員,劇本輾轉到了演員手裡的時候,它已經是被篩過一輪的了,這就要求經紀人至團隊具備一定的審閱劇本的能力,當然,更大牌的演員或公司還會配置專門的讀劇本的工作人員。

會幫著理順劇本的邏輯,分析人物…

再次一點的,有戲演就不錯了…

有些演員就隨波逐流——反正混口飯吃;

有一些呢,會儘量找到自己人物的邏輯線,做到戲爛角色不爛…

典型的就是朱亦龍,那麼多爛戲,他還能保持應有的水準,這樣的演員活該翻紅!

……

八月還上了一部電影,《終結者:創世紀》…

北美票房八千九百萬美元。

這是‘終結者’IP重啟的第一部作品。

終結者這個IP源於卡梅隆的一場噩夢,當年26歲的加拿大卡車司機來到好萊塢,試圖成為一名導演,他得到了一個機會,拍攝一部很Low的恐怖片,但是在五天之後他被開除了。

哦,那部恐怖片就是《食人魚2》…

被開除後,卡梅隆的生活也陷入到了最深的穀底,躺在自己臨時棲身的旅行房車中昏昏沉沉。

成名之後,他這樣回憶:“當時我發著高燒,處於崩潰邊緣,然後我做了一個夢,一個金屬人從熊熊烈火中走出來,他的皮膚已經被燒掉,露出本來麵目,但是它對著我笑了,散發著暗紅光芒的眼睛死死盯住了我。”

然後,卡梅隆準備乾票大的,他要把噩夢拍出來…

當年的卡梅隆,年齡不到30歲,非科班出身,導演經曆5天就被開除。

你說這樣的人拍噩夢,能夠創作奇跡,你敢不敢信?

還真的有人相信,甩出600萬美金,給卡梅隆造夢。

1984年3月,影片正式開拍。

拍攝時間多在晚上完成,劇組太窮,節約成本。

嗯,這是一支打不起燈光,蹭路燈拍攝的電影。

拍到後來沒錢,卡梅隆他們自掏腰包繼續拍。

卡梅隆對這部作品還算滿意,路燈的燈光效果,讓影片營造暗黑的氣息,一切看起來冷冰冰的,散發出一種想要快快逃出來的壓抑感。

當他把初剪給發行方,對方的評價是,慘不忍睹。

發行方不看好,《終結者》公映時,定位深夜檔B級片。

影評人的吐槽並沒有掩藏影片的光芒,因為觀眾們喜歡看。

《終結者》終於迎來了它絕地重生的高光時刻,斬獲3800萬票房,最終殺入美國當年票房榜前20名。

再然後,《終結者2》全球卷下5.2億美元…

但這些不能改變《終結者:創世紀》也就是《終結者5》是一部爛片的事實…

這麼說吧,類似《侏羅紀公園》《大白鯊》《異形》《終結者》這些,其實都是高概念設定的電影,《終結者》的概念就是機器人穿越時空殺人!

這種類型的電影,第一部很吸引人。

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你從來沒有見到過。

然後第二部加碼,加碼的意思就是讓雙方都變強,但是對手那一方變得更加不可戰勝。

否則,就成了《侏羅紀公園2》——跟第一部沒什麼區彆…

這樣的電影拍到第三部就很難了,因為第二部加碼已經加到不可戰勝的程度了,第三部怎麼辦?

通常的做法,繼續講一個差不多的故事,然後借著名氣上映,圈錢…

三部曲之後,暫停!

問題來了,最近幾年,好萊塢不太敢搞原創電影,都開始打原古IP的主意,《猩球崛起》、《鐵血戰士》、《X戰警》,尤其是去年的《瘋狂的麥克斯4》,贏得上全球好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