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的夫子是個好人,知道了夏家的情況,也沒有去說什麼,儘自己所能去抽時間教夏瑾。
而八歲的夏家長子,也終於有了自己的名字。
後來,新華夏成立了,夏瑾十三歲,那時候他賺的錢已經可以養一大家子了。
新天下新氣象。
城裡開始進行了掃盲活動,大家都以為夏瑾大字不識,可是他卻脫穎而出,十四歲的夏瑾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二個貴人,掃盲工作小組的組長徐老師,在徐老師的乾預下,幾個月後,夏瑾進了初中隨後高中,十八歲的時候考上了京城大學,但是,夏滿倉和劉翠花以死相逼,不允許他去京城讀書,夏瑾不得不選擇了本省的農校。
即便如此,夏瑾也是墨縣第一個大學生。
畢業後,他本可以留在省城,可是,夏滿倉一封信又將他分回了墨縣。
夏瑾去了農業局。
二十四歲那年,夏滿倉逼著他娶妻。
是一個死了兩個丈夫的寡婦。
據說,那兩個丈夫死的都不明不白的。
但是沒有證據。
夏瑾當時已經和陸彤偷偷的相愛了。
在當時一個領導的乾預下,夏瑾和陸彤領了結婚證。
事已至此,夏滿倉和劉翠花隻得認了。
但是,他們卻並沒有甘心。
夏瑾成了家,工作也很努力,當時主管農業的領導特彆欣賞他,想將他調到身邊做秘書,可是,卻被夏滿倉給舉報了。
夏滿倉不但舉報了自己的兒子夏瑾,還舉報了當時幾位欣賞和照顧夏瑾的領導。
雖然舉報內容胡編亂造,可是還是對夏瑾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
有這樣一對愛舉報的父母,夏瑾逐漸的被排斥和疏遠。
後來,老領導力排眾議提夏瑾做科長,主管農機水電這一塊,其實很多人都是欣賞和同情夏瑾的,覺得這樣才華橫溢的夏瑾遇到這樣一對偏心不講理的父母,真的太倒黴了。
然後,不甘寂寞的夏滿倉和劉翠花又出動了。
這一次,他們得逞了。
那個曾經介紹給夏瑾的寡婦張七娘抱著一個孩子去了墨縣鎮府大院,那是一個不滿一個月的女嬰。
她說,這個孩子不知道是夏瑾還是老領導的。
希望他們兩個給點錢養孩子。
她一個寡婦實在養不起的。
自然而然的,夏滿倉和劉翠花就在她的左右,連哭帶罵的,說的有鼻子有眼兒的,那時候正趕上下班,還趕上省裡的整改工作組。
這個工作組還是主抓思想和作風建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