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仕進一家人歡喜的用餐,村長一家人用餐的時候,氣氛有些莫名其妙的低壓。用餐後,小輩們散去了,村長和老妻說:“你現在感覺出來了嗎?這樣的情況,過完年後,還是分家吧。”
村長妻子默默的點了點頭,自從家裡麵的兒子們知道,村長打算退了下來,由長子接任後,家裡麵的氣氛就和從前有些不同了,他們表麵上還儘力維持著和睦相處的樣子。
村長暗暗的歎一聲,他這些年主持過許多分家的事情,也瞧過許多五代同堂生活的情景,大約隻有戚家村的戚培基一房人,是真的和睦相處的人家。
就是這樣的人家,聽說最小的那個兒子還主動提出來分了家,現在分了家,小兒媳婦帶著孩子們又吃住在家裡麵。
村長知道這裡麵一定有不能為人知道的事情,可是他當時的心還是沉了沉。他為元達笙牽的親事,戚家有什麼不好的事,他會虧心的,畢竟元達笙的條件,是可以娶到府城女子為妻的。
元達笙和戚善順利成親了,村長瞧得出來,元仕進夫妻和元達笙都非常滿意戚善,他的心安穩了許多,也決定以後不再做這樣的好事了。
他把話和老妻說了說,老妻直接白了他一眼,說:“我當年勸過你,說笙兒有出息,一定能碰到賢妻。你執意要給他牽了紅線,你心裡麵暗藏的想法,隻怕笙兒早瞧明白了。
他順著你的心思行事,是因為他自個樂意,可不是你在這裡麵做了什麼決定的。他現在成親了,你以後就不要多想了,還有你的心思也放下去。兒孫自有兒孫福,笙兒是念情的好孩子。”
“他的侄子們在學堂裡讀書,他每一次回家來,聽說很少指點他侄子們的功課。”
“你這是閒吃蘿卜乾操心,他一個當長輩的在家裡麵讀書,侄子們有心請教功課,可以上門去問,他們不上門,難道還要當叔叔的送上門去?”
“村裡有讀書的孩子,上門請教過功課,他們就說笙兒的態度好。我們自個的孫子也主動上門請教過功課,他和我說,笙叔講的比他夫子講的容易懂。”
村長不說話了,他這個年紀裡麵,總想著兒子們兄弟情深互相照顧著,孫子們有出息,但是也一樣活得太明白了,兄弟們終究要各自安好過日子,孫子們還是要各奔前程。
老兩口說了幾句閒話,心思也放了一小半,有的事情,想得太難,但是隻要把話說出口,就會知道其實比想象的容易太多了。
曾招娣在家裡悶了兩日,認為外麵會流傳著對戚善不太友好的消息,結果出門後,大家開始回避她了,她有心湊上去,也被人嫌棄的閃開。
曾招娣心裡麵不痛快了,沒有人理會她,她想起林氏的和善性子,她轉頭換了一個方向走。這一出路,她故意走出幾分張揚和招搖。:,,.,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