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地皇二年(2 / 2)

新書 七月新番 6602 字 9個月前

說著就上了大手筆,本地豪強一起湊了捐贈的牛馬器物,價值數十萬,望將軍笑納。第五倫當然不能要,隻婉言相謝,一無所受。

既然有價值的東西不肯要,那張純就上無價的:“前朝漢宣帝時的丞相於定國,他父親於公為東海郡縣獄史、郡決曹,決獄公平允當,即便是遭到懲治的人,隻要是判決出於於公之手,都不銜恨。以至於郡中為之生立祠,號曰於公祠。”

“吾等欲效東海於公之事,也在縣中大河邊上,為將軍立一祠,好讓本地百姓世代記念將軍恩澤!”

第五倫再度謝絕,但張純卻十分堅持,而他身後的百姓則喊道:“將軍去了,吾等再立!”

此情此景,讓第五倫感慨自己那些堅持確實沒白費外,也對張純深深忌憚。

先是唱歌,後則贈財,最後是生祠,簡直無窮套路。張純既幫第五倫揚了名,讓這關係有始有終,又借此贏得第五曲的好感,好讓強龍和地頭蛇繼續和睦相處。

第五倫隻暗道:“萬脩、宣彪、第七彪,我留在新秦中的三駕馬車加起來,都不是張伯仁的對手。”

這讓第五倫對部下們多了幾分擔心,兩年之內,他們還是第五曲,過了兩年,就說不準會變成什麼樣了。

張家的兵,還是某位繼任將軍的兵?

畢竟,人心也是有保質期的,第五倫不能將眾人扔在這太久。

“往後還是得想辦法,將第五曲調回去,應該用什麼借口呢?比如……入京勤王?”

正想著時,張純卻端著酒遞過來了:“昔日於定國能喝一石不醉,不知伯魚能飲多少?”

又是滿滿一盞溫湯的糜子酒,第五倫乾下去兩次後,百姓皆拊掌叫好,但他本人卻有些迷糊了,隻瞧著第三盞真是又大又圓,但幾千雙眼睛看著啊,還是強行灌了下去。

是日,第五倫大醉。

這場送行最後如何收場,第五倫懵懵懂懂,隻記得他們又在大冷天送出去十餘裡,揮手數次仍跟了上來,又在張純帶領下唱了首歌。

“望遠忽不見,惆悵嘗徘徊。恩澤實難望,悠悠心永懷!”

而等到第五倫在顛簸的車上一覺睡醒過來後,發現天還亮著,大概是酣睡了一整夜,因為他叮囑過天明必須上路,遂被屬下連攙帶扶上了車。

第五倫揉著亂糟糟的頭,問今天是幾號。

“宗主這一覺,直接睡了一年!”

給第五倫遞醒酒溫湯的張魚說道:“今日已是臘月初一,地皇二年了!”

……

這是地皇二年(公元21年)的第一天。

前隊郡蔡陽縣白水鄉,劉氏大宅中,劉秀一如往年那般,身著絳衣叩門,提醒兄長:“劉伯升,爾而忘王莽篡漢之仇乎?”

完事後,他自坐在院中吃朝食,汁水落在須上,劉秀去清洗時,捋著自己養了老長的胡子,不由感慨時光流逝。

“轉眼間,我就從常安太學回家兩年了。”

這兩年劉秀也沒閒著,劉氏兄弟中,劉伯升主進取,招攬豪傑,訓練族兵。劉秀則主守成,將精力集中在蓄糧上,去年南陽遭災,唯獨劉秀家田地大豐收。這下,連一直嘲笑他隻專注農稼的大哥都忍不住誇獎。

有了糧食就有了一切,荒年裡活不下去的百姓或入山為盜寇,或投身豪右之家。朝廷在前隊管控鬆弛,南方綠林山賊眾越來越多,劉家的族丁賓客也慢慢彙集,已得數百人,發動百姓的話,能有二三千人響應。

距離劉伯升期盼的舉事時機,是越來越近了。

但每次他忍不住想舉旗,劉秀都力勸。

“文叔,我說過,地皇將是賊子王莽最後一個年號。”

“兄長,地皇有六年,這才過去一年呢,且先等等!”

劉秀就這性情,做事不急不緩,穩紮穩打,時間站在他們這邊,且先讓這天下再亂一陣。但每次出門,目睹流民過境,苛吏橫征暴斂,劉秀亦頗為不忍。

就在這時候,院門被推開,一個人風風火火衝了進來,拉著劉秀就往外走。

卻是劉秀在太學時的同窗好友,鄧禹。

劉秀笑道:“仲華來了蔡陽也不說一聲,這是要去何處?且容我換件得體能出門的衣裳。”

“都火燒胡須了,文叔竟還顧得上換衣!”鄧禹都替他急,一跺腳道:

“我來此是要告知你,新野縣那邊,有人登門,向你的意中人,陰氏淑女提親了!”

……

PS:第二章在13:00。,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