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雲翁也在算?”
劉龔不知這是第五倫胡謅,一愣後明白了,不由大笑起來。
行,兩位老冤家又在鬥氣呢!過去幾年,劉歆因為揚雄不給他看《方言》,便憋了股勁也想鼓搗一本出來,劉龔見得多後,習以為常了。
劉龔遂比劃道:“以圓徑為一丈,圓周盈數為三丈一尺五寸八分六厘。”
這年頭不好形容小數點後數字,故用丈、尺、寸、分、厘、毫、秒、忽這8個單位作為整數來表達,第五倫了然。
“3.1586啊,已經不錯了,但差的還挺多……“
第五倫今天來見劉歆,卻見了個寂寞,再想起先前揚雄替他來國師府求情,遭到劉歆譏諷,受了好大委屈,悶悶不樂好幾天。
他遂帶了點蔫壞報複的心理,起身告辭時道:“我家夫子與我經過數日苦算,已求得最精確的圓周率,哪怕張蒼複生也不能超過。”
“所以,國師公大可不必再浪費時間,空自苦算了。”
劉龔板起臉:“你這孺子,口氣倒是不小,數日工夫,就能超過叔父十數年之算?”
第五倫笑道:“若是不信,大夫且將一數字轉告國師,讓他反過來算一算,便知孰優孰劣!”
這不是給兩個老冤家拱火麼,劉龔卻也想看這熱鬨。
第五倫留下一個數字後離開了,對劉歆這種卡在一道數學難題上的人來說,隻告訴他答案,不講明他求解過程,更為撓心。
管他是不是位麵之子,先替揚雄出口氣再說。
少頃,正在桃樹下苦思冥想,卻因算法和工具精度所誤,遲遲得不到更精確結果的劉歆,便從劉龔口中,聽到了一串數字。
“叔父,揚雄、第五倫所算圓周盈數為……”
“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
……
而另一邊,第八矯也滿麵春光地回到太學生舍,開始收拾行囊。
恰好住在隔壁的劉秀過來看到,不由詫異。
“季正這是要去何處?遠遊還是回家。”
經過舉幡救倫一事,第八矯對劉秀十分信賴,加上他為人耿直實誠,當劉秀與自己是同一類人,便笑著將今日之事說了個大概。
“我後日要去功崇公府赴任,作為公國冼馬,不能再與文叔繼續做同學了。”
聽聞此言,劉秀頓時一驚,擔心的卻是另一人:”第五伯魚也受了功崇公之聘?”
第八矯搖頭:“這倒沒有,伯魚意在歸隱,無意於仕途,拒絕了。”
話剛說完,劉秀就忍不住笑了起來,第八矯也不明白他樂什麼。
劉秀隻說自己是來感謝第五倫兄弟贈石炭的,作為第五倫的謝禮,參與舉幡的太學生都得了一份。
而劉秀更意外收到了兩倍的量,與劉隆相匹,看來第五倫已知道那天主要功臣是誰了。
劉秀雖然麵上無動於衷,心裡還是有點小欣喜的:“第五倫記住劉文叔了。”
經過此役,第五倫聲名已在常安傳開,再瞧瞧周圍,這麼多太學生參與此事,又得了第五倫饋贈,禮輕而情誼重。他們來自五湖四海,等學成返回家鄉時,便會口口相傳,替第五倫將名聲散播於天下。
“吾兄若能得到這樣的名士輔佐就好了。”
而今再得知第五倫無意入仕莽朝,劉秀心中更是大喜。
劉秀聽說過楚地大儒龔勝的故事,這位老儒漢哀帝時便曾抨擊刑罰嚴酷、賦斂苛重,是出了名的清流。後又不滿漢哀帝寵幸董賢,加以譏諷,等到王莽秉政時,龔勝看出王莽意圖,遂歸老鄉裡。
新朝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王莽想聘請龔勝來做太子師,龔勝拒不受命,堅決不上車,最終絕食而死。
還有與劉秀同郡的郭丹,郭丹是穰縣人,七歲而孤,以孝順後母聞名,後來入常安太學,常為都講,諸儒敬重之。等到王莽篡位後,兩次征辟郭丹,許以高位,郭丹卻辭病不就,最後帶著一群學生跑到官府力量薄弱的北地郡。
在劉秀眼中,不仕、歸隱,這兩樣加起來,簡直就是對王莽不滿的同義詞!
回到居室後,劉秀嘴角都彎成了√。
“這些歸隱不仕王莽之人。”
“有一個算一個,無不懷念我大漢!”
……
PS: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臣秀領校,秘書言校、秘書太常屬臣望所校《山海經》凡三十二篇,今定為一十八篇,已定。——《上山海經表》
另外劉歆是中國最早嘗試計算圓周率的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