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區是飛塵石屑洋洋灑灑,而冶鐵區則是爐火高溫,烘得人口乾舌燥,亦有刑徒鏟炭運礦,但更多是地位稍高,得到第五倫加薪和保護,並改善居住條件的工匠們操作。
第五倫初來鐵官時就發現,此時已開始使用高爐冶鐵,但那爐其實不算太高,也就兩米出頭,爐壁為紅砂岩砌成,內壁上下部均較窄,爐腹較鼓,爐工往裡麵添加木炭和鐵礦石煉造生鐵。
搞煤球起家的第五倫查看了煉鐵的木炭:“這木炭從何處燒來?”
郭鐵官道:“百裡不販樵,千裡不販糴,隻是武安附近樹木已儘,得從西麵太行運來,在附近燒好,專門有數百人伐木,百餘人燒炭。”
第五倫頷首,他沒有貿然指揮全體工匠用他的“新技術”來冶鐵,而是讓大部分冶鐵區以恢複生產為主要目標,沿襲工匠們數量的冶鐵法子,保證每日產出。
在此基礎上,又劃定了一塊小區域,用於創新和鼓搗新技藝。
說起來,第五倫去年從南陽李通家處,誆得了數十名鐵工,也被馬援順便帶到了魏地來,如今總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隻不過,南陽鐵礦和趙地鐵礦成分、含量不儘相同,冶鐵細節也有差彆,加上方言不通,與其讓他們和邯鄲工匠相互搗亂,還不如分開來,邯鄲鐵匠保證恢複生產,南陽鐵匠則替第五倫鼓搗一道新的生產線。
針對武安鐵官的情況,第五倫打算從造爐開始著手改造,諸如增加高度,使用新的材料。
在燃料上,驟然改成煤不合適,但怎麼燒木炭也有門道。
這一切都是為了增加爐溫,而當第五倫提出,要在本地使用的“馬排”,以人工畜力皮囊鼓風的基礎上,試試借助流經冶鐵區的湍急溪流,以水力鼓風時,郭鐵官卻告訴他:“這技藝,小人聽說過!”
已經有了?但第五倫在關中和鄴城、武安,都沒見到過水力鼓風技術啊。
“聽說是鄰郡後隊(河內)汲縣有一位司空掾,名叫杜詩,造作水排,鑄鐵為農器,用力少,見功多,隻是小人沒親眼見到,隻聽人提及,不知真假。”
“杜詩……”第五倫記住了這個名字,河內汲縣,距離魏地不算遠。
至於產出生鐵後,或直接鑄為鐵器,或加工成為熟鐵,如此而已,百鍛滲碳成鋼的則是極少數。
而就在第五倫安排南陽工匠們創立新工藝之際,武安鐵官因戰亂耽誤的生產、被毀掉的爐灶,也陸續修複。
隨著爐火燒得通紅,伴著眾人的歡呼,複業後的第一爐生鐵從出鐵口汩汩流出,又被鑄成一柄標準的矛尖,被送來給第五倫過目。
“甚善。”
雖然還是舊工藝,但這也意味著魏郡的軍工機器,在第五倫控製下,再度轉動起來。
緊緊握著這柄尚有烈火餘溫的矛尖,看著熱火朝天開工的鐵官坊,還有南陽鐵工們鼓搗新技藝,承諾入冬前試試第五倫所提議“灌鋼法”的新生產線。
第五倫心中,過去一年來的忍辱負重,“無為而治”與豪強們虛與委蛇所帶來的憋悶,仿佛都一掃而空,是時候大刀闊斧了。
“分田也好,鋼鐵也罷,一切,都從武安而始,這或許是天意!”
時至今日,第五倫要走的路線,已經確定無疑了。
“以武安天下!”
……
地皇三年八月,第五倫準備在魏地大煉鋼鐵,開始以武安天下之際,當初被他薅了數十名鐵工的南陽李氏。
李通和堂弟李軼,又在塢堡中碰頭,商議家族的未來。
南陽形勢,自今年七月份開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首先是南方綠林山發生了瘟疫瘧疾,綠林病死泰半,眾渠帥不得已隻好轉移,遂一分為二。
“一支叫下江兵,往南走,大概是想西入南郡。”
李軼在納言大將軍幕府做事,但沒有去前線,隻留在江漢一帶,如今卻是找借口跑回來了。
“還有一支叫新市兵,往北走南陽,如今在攻擊隨縣(湖北隨州)!
綠林新市兵之所以不走一馬平川的江漢,是因為漢水一線被嚴尤守著,遂隻能翻山越嶺走丘陵,但亦進入了南陽,而郡兵也匆匆過去阻截,前鋒卻被綠林擊敗。
擔心幾年的事終於成了現實,李次元緊皺雙眉,看向堂弟:“你常在軍中做事,知道王師虛實,你以為,綠林與官軍勝負幾何?”
“嚴公擅長用兵,若他能殲滅下江兵,然後帶著主力北返,綠林必然不敵,隻是……”
李軼看向兄長:“隻是我聽說,瘟疫不但在綠林中肆虐,也傳到了官軍營中,王師多是北人,比南方人更不耐酷暑疫病,損失更加慘重,已是病死大半,幾乎沒了戰力。”
“甚至還有傳言,說納言大將軍嚴尤也染了疾,臥榻多日,不知生死!”
……
ps:第二章在18:00。,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