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新書最新章節!
“蒙司馬,你彆看這縣名拗口,其實卻與汝祖上淵源。”
來自新秦中的張奮對蒙澤說起這城池的由來:“傳說我祖上蒙將軍奉秦始皇帝之命北伐匈奴,在此築城,開土動工前,用觚盛滿酒祭祀,這時一隻鶉鳥飛過來停在了觚上,於是根據這一瑞象,城建好後取名‘鶉觚’(gu)。”
而他對麵的蒙澤哦了一聲,卻對這祖先的典故不感興趣,隻坐在灶前烤火,頗為煩悶,伸手掐著胳肢窩裡的小蟲兒,罵罵咧咧:
“再在這城裡枯守下去,我的甲胄,都要生虱子了。”
且說秋天時,張純聽聞第五倫舉事,便跑到南方來表忠心,得了一個侯位,回到新秦中後,老張純又點了兒子張奮,去魏王身邊聽從調遣,相當於做人質,而蒙澤則奉命護送他南下。
二人與百多名士卒抵達北地時,正好趕上隴右勢力進攻原涉,隻能跟著原大俠南逃,與耿弇彙合後,便一同守在鶉觚一帶。
但如今這冬日的小城上頭既無鶉鳥之瑞,連觚酒也喝不上,隴右騎兵截斷了他們與關中的道路,魏王認為這種情況下給北地送糧純屬資敵,隻讓他們堅持到春天。
敵情倒也沒有迫切到火燒眉毛的程度,鶉觚的北、東、南幾座縣城還控製在魏軍手中,擋住各方來敵,來自西邊的隴右兵上萬人,也在圍攻數日後乏糧,退回了安定郡。
按理說,耿弇隻需要靜坐據守數縣,不要讓隴右全取蕭關道、北地郡即可,但此子不像魏王那般善“站”,生性好動。
“蒙司馬。”
耿國奉兄長之命,來喚蒙澤去軍議,這讓蒙澤受寵若驚,趕緊跟著抵達小邑中的一個窯洞裡,還沒鑽進去,就聽到被第五倫封為“遊俠將軍”的原涉在與耿弇爭論。
“鶉觚、弋居、泥陽,還有南方的漆縣,幾座城互為犄角,隴右兵在臘月不易攻城,隻要守到開春,等魏王發兵來援即可,耿將軍何必冒險出擊呢?”
相比於在茂陵做大俠時的呼風喚雨,原涉如今已老了很多,對耿弇的冒險選擇,他是萬萬想不通的。
耿弇卻道:“當初原大俠行俠仗義之時,郡國諸豪及長安、五陵諸為氣節者皆歸慕之,這是因為原君能夠急人所急,能為人之不能為,敢為人之不敢為,是故關中矚目。”
“如今怎暮氣沉沉了?”
原涉頓時默然,他的誌氣是如何一點點墜落的?還不是被王莽授予的二千石差事磨的!
從去年起,東方大亂,王莽開始病急亂投醫,讓諸王宗室多推薦人才,於是原涉就被薦了上去,王莽召見後,認為他能得士效死,遂加以寬赦,讓他做北地大尹——王莽用人就是如此大膽。
但原涉雖也當過官,但過去不過是區區縣令,通吃黑白兩道沒問題,可要他管控碩大一個郡,遂有些捉襟見肘,很快被北地傅、甘二氏架空。
最初幾個月好歹能在西漢、魏王中間搖擺,同受兩國印綬,可當抉擇到來,原涉因與萬脩的關係,偏向投魏,但當地豪強心儀於隗氏承諾的好處,雙方混戰,他這外來強龍壓不住地頭蛇,遂一敗塗地。
一路退到這裡,舊部死傷慘重,原涉那點豪氣也全沒了,隻想好好熬到開春,回茂陵做個富家翁去,這大亂世,不適合他。
可耿弇這二十一歲年輕人的心態,卻與他截然相反!
兩國交兵,爭奪的焦點就是蕭關道上這幾座城,要他坐等彆人來救,簡直是奇恥大辱!
要做,就做那個能一舉扭轉戰局的人,耿弇認為他已經看到了這可能,也有這能耐。
“隗氏就是欲圍攻我部,而誘魏王派兵來援,來一支打掉一支!”
綠漢的牽製還是有些用的,潼關、嶢關總得留兵守備,萬脩的主力在與隗囂隔著長安城對峙,第五倫在五陵也是以防禦為主,等新募的兵卒、民夫訓練完畢後,開春再發動反攻。
第五倫不動如山,就是不上隴右的當,但耿弇卻不能那般悠閒。
“魏王不知,吾等收了太多投奔的殘兵和百姓,幾座城的糧食,恐怕撐不到開春。”
所以在糧食絕儘前,倒不如冒冒險。
“吾意已決,請原君與吾弟留守此城。”
“而我調一千精銳,帶五日乾糧,輕裝出擊!”
耿弇定了調子,讓弟弟將蒙澤帶進來:“聽說你帶來的新秦中老卒,腳力都很好?能走山塬麼?”
蒙澤早就憋壞了,不止是這些天在鶉觚靜坐,還得算上過去幾年間,他們這些第五倫最初的舊部,被留在邊塞,如今重與魏王聯絡上時,驚覺他們已錯過了太多的仗和功勳,已然被邊緣化了!
其他人無所謂,蒙澤卻不甘心,久聞小耿將軍常能立功,此時頗有些激動,說道:“這地形,與新秦中也差不多,都是黃土塬和溝溝壑壑,吾等如履平地!”
……
當耿弇帶著蒙澤及精挑細選的一千兵卒,裹著厚厚的冬衣,不帶甲胄,或騎馬或步行,要離開鶉觚小城時,原涉還試圖對他進行最後的勸誡。
“臘月行軍,還要在山塬溝壑裡走兩百裡山路,五天的乾糧可能撐不到將軍率部抵達汧縣(隴縣),將軍不怕士卒饑餓?”
耿弇已經考慮好了:“沿途有些山中裡閭村社,因為遠離要道,甚至不知漢、魏之爭,有的已是荒村,有的還有人家,每日住宿都有地方,該搶就搶該劫就劫,不至於沒吃的。”
原涉又勸:“前幾日大寒,隴右兵雖沒有兵臨城下,但斥候仍在附近遊弋,將軍一舉一動都在其眼中,若是被隴右發覺將軍意圖,銜尾追擊,將軍以寡敵眾,如何應對?”
耿弇自信滿滿:“我所挑的人,都是北方士卒,尤其是來自新秦中的百多人,人人能騎馬。泥陽、弋居之馬也儘數調來,能湊數百,騎兵倒是練不出來,騎馬步兵,足矣,換著騎乘,腳程不會比隴右騎從慢。”
原涉又道:“將軍所選路線,雖多是溪水溝壑,但最後一道,卻得翻越千山,當真能夠?”
“北方的山不比南方。”耿弇是找過向導詢問的:“那千山雖然東鄰岐岫,西接隴岡,長數百裡,乃是涇渭分水嶺。但主脊坡度平緩,到時候將馱馬一棄,步行翻過去倒也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