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隗崔的那碗酒後,牛邯和六郡子弟們都熱血沸騰,過去一個月,魏軍龜縮不戰,但如今態勢轉變,戰線已經拉長,輪到他們堅壁清野,而發揮騎兵優勢,截斷魏軍糧秣了。
但他所率的胡騎營,接連幾天在五陵通往郿縣的乾道上守株待兔,等來的往往是運假糧食的伏兵,每每引誘隴右騎從,卻立刻以大車結成四武衝陣抵擋。好不容易付出子弟性命將魏軍擊退,環刀往糧車上一戳,卻發現麻袋裡隻有秣,沒有糧。
牛邯頓時大奇:“魏軍在這條路上儘以假糧誘我,那彼輩真糧如何運到郿縣?郿倉已燒,幾萬大軍,總不能嚼冰塊度日罷?”
慢慢才搞清楚,魏軍竟在依靠成國渠來運糧……
牛邯感覺不可思議:“冰天雪地,渭水和溝渠都凍得梆硬,漕船難行,魏軍如何還能水運?”
帶著疑惑,牛邯冒險越過魏軍的防線,靠近渭水,趴在一片被積雪覆蓋的塬上,這才明白了原委。
成國渠窄且小,臘月裡往往會被凍得結實,也不存在淩汛,表麵頗為平滑。卻見魏軍糧隊在溝渠上魚貫而行,運糧的不再是普通的輜車,被牛馬所拉的,竟是一種奇怪車輿。
其形狀如船,兩頭略微翹起,很像傳說中大禹發明的“橇”,但要大許多。釘上橫杆,加上支柱,做成車輿,有轅有底,卻無輪轂,駕以牛或馬,走冰上如飛。而牛馬腳下也裹著絨皮,釘著鐵掌,以免失蹄。
據抓到的民夫供應:“此乃魏王於新秦中時所製之物,喚作‘爬犁’,上個月伐甘泉山、少梁山樹木,令少府工匠造了上千乘。”
為了這場冬日作戰,五陵堅壁清野這個月,也並非什麼準備都沒做,第五倫將這在新秦中時發明的爬犁又拿了出來,今年雪多且大,溝壑全被冰雪覆蓋,爬犁在溝渠或河邊前進,速度比馬車快多了。
而成國渠從第五倫的老家長陵,途經武功,一直通到郿縣,猶如一條高速公路,連接了渭北和右扶風,使得糧運暢通。
牛邯看得有些發怔,數了數這批爬犁,竟然有幾十乘,每乘二人,一人駕車,一人持兵護衛,溝渠邊還有絡繹西進的兵卒民夫保護。
他令人去襲擾,運糧兵顯然是受過訓練,立刻將車保護在後,退到冰麵上,騎兵敢上去,就會喪失機動。
而更有後續的魏卒聞訊,開始繞後包抄,牛邯孤軍深入,不得不帶人撤了回去。
牛邯立刻趕到陳倉,將這最新情況稟於隗崔:“白虎大將軍,第五倫有成國渠及爬犁之利,魏軍恐怕能在郿縣、武功等地從容過冬!”
他們欲讓第五倫吃吃堅壁清野苦頭的計劃恐怕要落空了——其實隗氏還是高估了第五倫的後勤能耐,頂多往前線送十天半月的糧食,真想久持依然不易。
但在隗氏心中,一旦拖到了春天,第五倫將更加肆無忌憚向西調遣人力,成國渠、渭水都能行船,運載量更大,反觀隴右,隻能吃陳倉雍地的糧食,隗囂承諾的援兵,要翻越隴阪才能過來,打持久戰絕不是第五倫的對手。
是故,當隗崔、牛邯得知第五倫的大軍離開郿縣,向西進發時,心中反而一喜。
“第五倫棄必勝之勢,而急切西進,這是難得的機會。”
兩個選擇擺在隗崔麵前:是將兵卒分散,堅守陳倉、雍縣兩地,與第五倫久持;還是集中兵力,與之決戰?
霸陵大姓王遵連忙提議道:“不如讓牛將軍帶騎兵稍稍後撤,而白虎將軍與我帶步兵守城,陳倉、雍縣各五千人。第五倫少了幾萬兵卒難以攻下,而騎兵則可以四麵出擊,截斷糧道後路,不出十天,魏軍必敗退,屆時再追擊潰兵,可得大勝。”
牛邯卻覺得此策不妥:“既然魏軍有了爬犁,以渭水運糧,便不太好截,反容易被其設伏。不如趁其初至,立足未穩!”
王遵認為還是穩妥些為妙:“第五倫兵多,正卒加民夫,合計恐有五萬之眾,遠勝於我!”
牛邯道:“第五倫軍中多是在鴻門的甿隸小卒,臨時抽拉的佃農市人,而我有六郡良家子,以一當五不在話下,更何況以一敵三?”
當他們得知,第五倫進軍的方向不是被汧水保護,城高池深的陳倉,而是秦國故都雍縣時,隗崔明白,己方已經沒有選擇了。
“第五倫必是欲先取雍縣,再沿著汧水北上,就近派兵救援耿弇,與之合力,徹底斷我後撤之路!”
侄兒隗囂說得沒錯,這第五倫機關算儘,是真想將己方全殲於右扶風啊。
隗崔推倒了地圖上的銅俑,選定了最適合隴右良家子騎的戰場。
“岐山下,周原,決一死戰!”
……
“這成國渠真是了不得的工程。”
第五倫這些天才算深刻理解老家門口前那條溝渠的妙處,和平時它作為橫穿兩郡,灌溉數萬頃地的甘泉,戰時與爬犁一搭配,竟成了運糧食物資的高速路,回想當初與第七家在渠邊爭水的一幕,真是感慨良多。
末了又為成國渠等漢武時的大工程叫屈:“有人寫上林苑,賦長楊宮,為何就沒人寫篇《成國渠賦》?”
王隆這段時日頻頻被第五倫約稿,又是為他焚券作賦,又根據魏軍驅逐上林中豪右熊豹,寫了篇《反長楊賦》,都成禦用文人了,如今驟聞魏王此言,臉上不由苦澀。縱他才思敏捷,也忍不住虎口有些疼。
虧得第五倫沒逼著王隆再度熬夜,笑道:“算了,等往後等餘拓展溝渠,讓她能一路往西,延伸到岐山腳下,與汧水連在一起再說罷。”
雖隻是隨口一提,但大軍抵達岐山附近時,看著這片土地,第五倫隻覺得,若再不興修水利灌溉,這周原隻怕就要荒廢了。
他記得揚雄教《大雅.綿》裡有句話:“周原膴膴(wǔ),堇(jǐn)荼如飴。意謂:周原多麼肥沃,連長在這的苦菜都變得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