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大公(2 / 2)

新書 七月新番 6678 字 10個月前

“且勒令手下奴婢……不,是家人、家婦們,到時候誰敢亂說話,就帶上全家,滾出營去,自己想辦法活。”

“不是想要自由麼?便給他們,離開營中,去做無人約束的流民,得到旬月內,就會餓死的自由!”

……

“吾弟,快,快給田翁磕頭。”

“若非田翁解救,汝現在還在做奴!”

若放幾年前,還做式侯嫡長子時,劉恭肯定不會支持這“廢奴”之議,人有尊卑貴賤,天經地義。

可在他們兄弟給赤眉當了幾年奴後,劉恭想法就變了,眼下隻按著弟弟劉盆子,給老王莽稽首,感謝他的良策。

王莽此刻心情複雜,一方麵是鬱悶,本心是將自己在位時沒做成的廢奴一舉完成,豈料最先得到解救的,竟是俘虜營中那一群姓劉的侯子。

這一幕,像極了他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大漢忠良,取代漢室十幾年後,天下人果然從厭漢到人心思漢!不愧是安漢公!

世事當真讓人啼笑皆非,所想與所得之間,往往有巨大鴻溝。

但王莽一方麵也暗暗自喜,在他看來,這次廢奴改製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進入宛城不過數日,諸公積極擁護廢奴政策,各營都聽從樊崇之命,革除弊病,取消了所擄奴婢。

從今往後,各營除了赤眉戰士和他們的家眷子女,就隻剩下“家人”“家婦”“義子義女”,人人平等,其樂融融好似一家了!

但劉盆子畢竟年紀小,才十四,沒搞懂狀況,磕完頭後,抬頭不解地問道:“田翁,赤眉從事說吾等劉姓宗室暴虐百姓,得享富貴,所以要罰做奴放牛償還罪孽,終日吃不飽飯,經常被從事嗬斥打罵。”

“可如今吾等不是奴,也是赤眉兵了,卻還是在放牛,我得兄長幫襯尚可,但其餘人還是吃不飽飯,還是要被從事打罵,我請求去沛地尋夫子桓公,也不被允許……”

那是當然,他們走了,牛誰來放,麥誰來割,糞誰來撿,柴誰來拾?赤眉戰士要忙著進攻各縣,追擊綠林,哪有閒暇乾這些,他們的家人苦了大半輩子,也該享受享受了。

這就是劉盆子想不通的地方:“那吾等做不做奴,有何區彆?”

好似無知孩童指出了“皇帝的新裝”,王莽捋白胡須的手停了下來,這個問題竟將他問倒,一時間不知如何回答。

倒是劉恭反手就給了弟弟頭上一個爆栗子:“這還用問?過去你有奴之名。如今奴名已去,便再不是奴了,你這兒曹,這簡單道理,怎竟不懂!“

你要他如何懂?實質上還是被呼來喝去,沒有自由的奴啊,劉盆子撓頭反駁:“這不就是名不符實麼?”

“你說得沒錯,名實確實需要相合。”

王莽終於開口了,還是用聖人之言來回答所有問題:“孔子有雲,名不正,則言不順,必先正名也。”

“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且先去奴名,至於其他,往後便慢慢能變好起來。”

好容易遮掩了大窟窿,但劉盆子的童言無忌倒是提醒了王莽

“是啊,予不能和過去一樣,隻重名,而不重實。”

他讓巨毋霸攙自己起來,又拄著鳩杖前往樊崇處。

赤眉軍中曾經的奴婢也好,接下來要從南陽各縣解救的奴婢也罷,要想讓他們不但去奴名,也去奴實,還得有第二件事打底才行。

那也是王莽曾大力推行,卻最終推了個寂寞的遺憾啊……

宛城已經被赤眉占領,諸公和從事們搶著住在劉玄昔日的宮殿裡,倒是樊崇維持了簡樸,隻住在宛城府衙裡,頓時讓眾人大慚,心不甘情不願地離開了宮室,但也將裡麵的東西哄搶一空,裝點各自侵占的裡閭。

等王莽抵達樊崇所在時,卻聽到裡麵頗為熱鬨,除了奉命去攻打其他縣的謝祿、楊音外,徐宣及被任命為宛城令的崔發都在這,眾人圍著堂上案幾一物指指點點。

隻是崔發臉色蒼白,笑容有些尷尬,瞧見王莽來,更是大驚,想出來勸他勿要進去。

“田翁來了!”

樊崇卻招手讓王莽入內,指著案上那物給他看。

“田翁且來瞧瞧,被劉玄和綠林收藏的‘國寶’。”

王莽一看,廳堂中間擺放的,既不是玉璽也非寶劍,反而是一個風乾的……人頭?不知用什麼手藝熏製,撒了什麼料,一點不臭,反而有些香,乾皮貼著骨頭,還有些蒼蒼白發,比王莽頭上的還茂密。

樊崇拍著大腿哈哈笑道:

“這就是赤眉起兵時,也曾心心念念要砍的……王莽頭啊!”

……

ps:第二章在18:00,第三章在23:00。,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