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將第五倫手中的鹿肉都嚇掉了,整個人站了起來,王莽若就這樣死去,他的一攬子計劃可就全泡湯了。
“碰瓷?”
看著又不像,逼得第五倫不得不親自跑過去,扶著王莽,讓他枕著自己的腿,然後猛掐人中,嘴裡隻大呼道:
“王翁,天可憐見,從始至終……直到方才,我可一下都沒碰你!”
……
竇融很喜歡戰國諸子慎到說過的一段話。
“龍乘雲,騰蛇遊霧,雲罷霧霽,而龍蛇與蚓蟻同矣,則失其所乘也。”
賢能的人有時說不贏不肖之徒,那是因為權勢輕職位低的緣故;不肖之徒有時能讓賢者屈服,那是因為權勢重職位高。
堯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為天子,能亂天下!
“這便是王莽能亂天下的原因。”
當王莽做天子時,他不管說什麼做什麼,竇融當然隻能唯唯諾諾。
然而如今,王莽已失去一切,成了匹夫,竇融的權勢比他大了吧?但可憐的竇周公卻依然說不過他,雖然嘴上大義凜然,但心裡卻是虛的,畢竟君臣之義是這時代所有人腦子裡固化的東西,竇融隻有做到完全無恥,才能對舊君狂吠而心中無愧。
但他做不到,罵完王莽,竇融心裡直難受。
目送王莽進入濟陽宮後,竇融隻暗道:“堯教於隸屬而民不聽,至於南麵而王天下,令則行,禁則止,然而王莽失去了帝位,卻能在赤眉中迷惑樊崇,令赤眉軍改製共和。”
“由此可見,王莽絕非完全無德無能之輩,否則當初也不會騙得天下人篤信他是再世聖人,雖然做事荒唐,可至少這辯起經來,恐怕得搬出劉歆才能對付啊。”
然而老劉歆雖然已從涼州入魏,卻已經猶如枯燈,時日無多,再也走不得遠路,依然呆在長安。
所以竇融擔心,第五倫招王莽來,或許是為了以勝利者的姿態炫耀,但以皇帝的經術水平,彆最後自取其辱,那就糟了。
然而讓竇融感到意外的是,老王莽才進入濟陽宮偏殿片刻,隨著一聲大呼,就被人匆匆用擔架抬出來了,禦醫急著在一旁掐人中。
眾人大異,竇融更心生奇想:難道皇帝陛下在裡麵說不過王莽,竟不講武德,對老人家動起手來了?
可等他們進入殿中,卻見第五倫仍像沒事人一般,在那安然坐著炙肉,而在場負責記錄的侍郎官朱弟則微微搖頭,隻說王莽是……
“氣的,氣急攻心。”
言罷又道:“陛下明明隻與他說了五句話……”
竇融感到驚奇,他先前在城外長篇大論洋洋灑灑,對王莽都不痛不癢,第五倫怎麼做到五句話氣倒王莽的?這真是句句紮心見血啊!這難道就是自己與皇帝陛下的差距麼?
朱弟自不敢言,今日所記載也是要收藏於秘府,不能示人的,他得將嘴巴縫死,才對得起陛下的信任。
當事人第五倫自也不會再言,剛才他還是很慌的,若真把王莽簡單氣死,那多沒意思。
隻聽禦醫稟報,說王莽沒有生命危險後,第五倫才鬆了口氣,笑道:“氣一氣也好。”
也怪王莽太不經氣了,第五倫這才開了個頭,他就倒下了,不過沒事,接下來他們相處的時間,不會太短。
眼看竇融等人有話說,第五倫擺手止住眾人:“諸卿之言,予心中皆知。王莽有大惡於天下,他,必死無疑!不會等太久,予肯定會給天下人一個交待,諸君勿慮。”
“但予還是希望,王莽能以伏罪之心受裁。”
這是第五倫堅持的,毀掉一個人的**容易,但要讓他心服口服,卻很難,而他的國家,剛得出了“漢家氣數已儘”的定論,接下來就輪到新朝了,也應該趁此機會,對新室的得失興亡,有一個合適的結論!
但看王莽至今依然以至聖自居的模樣,不容易啊。
可第五倫自有辦法。
第五倫道:“過去王莽諱疾忌醫,聽到的實話太少,連予師子雲的絕命諫言,他都沒機會一聽。”
“現在好了,如今日般刺耳的話,且讓他聽個夠。”
“不止要聽,還要讓他看!讓王莽知道,當初究竟錯在何處,又犯了多大的惡行大罪,令天下竟至於此!”
“等王莽醒後,令人侍候飯食,粥要煮軟些,他牙都快掉光了,灌點人參湯照顧好。”
皇帝如此貼心,不知道真相的,還以為王莽也是皇帝丈人行呢……
“且先帶他去與樊崇相見。”安排好後,第五倫複又問竇融。
“董宣董少平,到濟陽了麼?”,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