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還鄉(1 / 2)

新書 七月新番 7155 字 9個月前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亂世之中,踏錯一步,看錯一人,往往意味著萬劫不複。

但這世上,卻仍存在連續走錯三次路後,時至今日還是一方“諸侯”的人。

李通李次元每每回首過往,總是心有餘悸,想當年,第五倫奉王莽之命來南陽公乾,李通作為當地大豪加以接待,卻覺得第五倫不過是“一路人”,豈料自己把柄卻被第五倫拿住,好一通勒索。

若就此不打不相識,投靠第五倫,也算是一場佳話,以他家的資源人力雪中送炭,混到現在,地位不會比任光差吧?但李通一家子看出新莽時日無多,鼓搗著聯合舂陵劉伯升、劉秀一起造反,卻消息提前敗露,導致家破族滅,隻剩下李通兄弟幾人逃得快活了下來。

若是死定踏地跟準劉秀,如今也是“東漢”小朝廷的開國元勳吧?豈料李通兄弟卻選擇對綠林屈服,扶持了無能的劉玄,雖然混上了王位,但不過數年,劉玄自個都倉皇南遁,更勿論李通兄弟的空頭諸侯王,屁用沒有。

麵對赤眉兵鋒,他們隻能拋棄莊園土地,帶著少數私從惶惶再奔劉秀。

因為李通娶了劉秀的小妹妹為續弦,秀兒對他還不錯,不但封侯,還授予大司農之位。但李通去得太晚了,又非帶資進組,排位當然得靠後,並未掌握什麼實權。劉秀與赤眉決戰彭城期間,李通就留在廣陵,安撫民眾、修繕宮城、建造學校,把江都城經營得井井有條,為劉秀定都打下了基礎。

事罷,李通覺得天下勝負難料,自己家還是彆衝在最前頭了,欲以病上書乞身,懇求去江東養疾,但劉秀卻不同意,下了一道詔令。

“固始侯破家為國,建造大策,扶助神靈,輔朕聖德,有大功於漢,然今天下未定,次元焉能謙讓辭位?”

劉秀轉手將李通任命為“豫州牧”,李通隻能奉命,苦著臉上路。

劉秀的姐夫鄧晨與他同行,還勉勵李通道:“次元,你我皆為陛下親戚,劉與鄧、李,譬如昔日之姬薑。太公望及薑姓四嶽輔佐文王、武王,方立八百年周祚,如今大漢有危,你我焉能不傾力協助陛下?”

李通口上唯唯,但他又知道,自己與鄧晨所受的信任程度是不同的。鄧晨對劉伯升、劉秀兄弟,那才是真正的破家助之,從始至終不曾有負。而李氏卻要對劉伯升的死,負一定責任,要知道,當初慫恿劉玄將伯升遣去關中與第五倫廝殺,就是李通堂弟、綠漢舞陰王李軼!

劉秀似乎對這件事毫無耿介,依然將李軼封侯,又打發他去了江東,相當於軟禁在吳會之地,而對李通,看上去依然信之用之。

但李通卻知道……

“我得重新證明李氏對劉漢的忠誠。”

雖明白自己必去不可,但李通不知道,自己這一步算是對,還是錯。畢竟,劉秀要他們去南陽,是要正麵與第五倫為敵,必然深深得罪,從此不論勝敗,再無回旋餘地!

不過近來聽說魏軍在南陽采取的土地政策,竟承認赤眉賊給貧農佃農、奴婢劃分的土地,岑彭甚至派了大量官吏,接手將赤眉漏洞百出的計劃落實,這意味著,外逃的豪強就算投降第五倫,回到南陽,也將再無立錐之地!

放下幻想吧,早就沒有回轉之機了!

李通如此想著,隻能咬緊牙,回到冥厄三關後,便著手布置劉秀的計劃。

在劉秀的方略中,奪取襄陽的人手共分四路,馮異等將軍負責“伐兵”,鄧晨算是“伐交”,要去遊說其侄兒鄧奉助漢。李通管的則是“伐謀”,打算在南線魏軍身後放一把火!

要知道,南陽是個大盆地,而在南陽之內,又有個小盆地,隨縣、舂陵的西、南方位是綠林山,東、北則是桐柏山,這就使得當地與宛城及南方的江夏有所隔閡,成了個半獨立的地理單位,其東接黽厄,西蔽漢沔,介於襄、郢、宛、葉之間,實為重地。

李通對這一帶自然再熟悉不過:“春秋時,楚武王經略中原,先服隨、唐,而後攻略蔡國,於是漢陽諸姬儘滅之矣。”

在他看來,這無疑是魏軍防線中巨大的裂縫,南陽豪強雖然能跑的都跑了,沒跑的也多被魏軍連塢堡一起端掉,但他們相互聯姻盤根錯節數百年,總有漏網之魚,躲在山林裡成了土匪,作為昔日的南陽第一大姓,李通是派來聯絡地方“豪傑”的最佳人選。

被李通派回故鄉打探消息的家監回來後,信誓旦旦地告訴他:“魏賊繼承赤眉之政,侵奪諸姓土地房宅,部分作為兵屯,其他分割後租給無地閭左,偶有豪強歸鄉,所還土地,卻被層層搪塞,士人無不憤慨,摩拳擦掌,就等大漢王師殺回來!”

形勢一片大好啊,李通稍稍放心,隻要派人進去聯絡通洽,在漢軍支持下,讓參與的南陽豪強們舉事,便能將這一片攪亂。一旦勢成,就有了從側翼將火焰燒到宛城的可能,到那時候,岑彭便需要派遣重兵鎮壓動亂,而無暇管荊襄了。

“隨縣有山九十九岡,綠林殘部、南陽豪傑,避赤眉之患,多容身於此。”

“而舂陵瀕臨綠林,也有大量劉氏子弟遁入山中,等待時機,反攻故土!”

“隻要讓兩縣同時發難,各鄉閭連成一片,便能將魏官困在縣城,這樣當地魏軍也就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必須等待宛城救援了。”

計劃停留在簡牘上時倒是挺不錯,然而,當李通將第一批數百人的族人、死士、私從沿著隨縣附近的山崗小道進入南陽郡後,預想中的遍地開花,處處舉事卻並未出現,隨縣的千人發難維持了七八天後,就節節敗退被打回了山裡。

去劉秀老家舂陵縣的人更慘,不過三天,就被當地駐軍給剿滅了,劉秀的幾個侄兒或死或擒,好不容易逃回來的人,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對李通哭訴:

“南陽的租戶、奴婢,不但不認鄉裡鄉親,還忘恩負義!為了幾畝地,幾間房,就拿起鐵叉,協助魏軍痛擊彼輩昔日的主人!”

……

武德三年(公元27年)一月下旬,南陽郡舂陵縣,最後一個負隅頑抗的舂陵劉氏族人被翻臉不認人的農夫擒獲,他遭到了五花大綁,被送到縣衙,接受縣丞的審問。

當得知麵前的縣丞名叫叫劉恭,而旁邊那個年輕的小巡捕則叫劉盆子時,他不由愕然生憤,對他們痛罵不已。

“我不明白,汝等也姓劉,為何要助紂為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