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強弩之末(2 / 2)

新書 七月新番 6851 字 10個月前

作為項羽的老家,下相縣至今仍豎立漢旗,漢將傅俊鎮守在此,但也麵臨魏軍圍困。

將軍銚期身材魁梧,容貌威嚴,他是潁川人士,由馮異舉薦給劉秀,是忠勇的親信,負責前鋒部隊,擔當此戰最重要的任務。

“魏軍耿部有冀州兵三師,上穀突騎一旅,如今二師一旅在下邳附近休整,另有一師圍困下相。”

飯要一口一口吃,如何將這一師魏軍殲滅,解除下相之困,是重中之重。

雖然麵對下相之敵,劉秀擁有優勢兵力,但他卻有“遇小敵怯”的習慣,明明可以以眾淩寡直接逼近城郭決戰,卻不急著迅速北上,而是先停下腳步,讓士卒休憩,然後派出銚期去誘敵。

劉秀讓人詢問過逃到林子沼澤中的當地人,得知,這一師魏軍頗為驕橫倨傲,作為耿伯昭的手下,軍紀也頗差,他們經曆了臨淄大勝、城陽無血開城、東海郡的不戰而獲、下邳的三日告破,正是驕橫到極點的時候。

“魏軍最喜好圍城打援,彼輩困下相而不攻,或許便是想引誘我軍相救。”

又道:“此役乃反攻首戰,要儘量完師而勝。”

話雖如此,這支魏師會不會上當追擊,落入熟悉地形的漢軍包圍圈,尚不可知,在等待的漫長間隙裡,劉秀能感受到麾下的不安。

他自己又何嘗安心呢?隻能在將校和士卒中巡視走動,勉勵他們,若有人冬衣不足,劉秀甚至會令人將自己的毯子給予——漢軍不如魏軍闊綽,冬衣籌備尚不能人手一件,隻能儘量滿足精銳。

若是遇上淮北本地豪族隨軍者,詢問其家中情況,劉秀則停步加以安慰,言語中充滿對魏軍野蠻暴行的憤慨。小耿破下邳時的軍紀不太好,加上漁陽、上穀突騎的習慣性搶掠,已經影響到了魏軍在此地的風評。

忽然間,劉秀猛地回頭,他在冷風吹拂過樹林的沙沙聲中,似乎聽到了聲音:誘敵的漢軍在匆匆撤退,倨傲的魏軍緊追其後!聲音越變越大,千馬奔騰之聲,刀劍鎧甲交擊!

銚期做得不錯,圍城的魏軍大多追擊而來,過去大半年的仗勝得都太輕鬆了,他們一旦出擊,敵人便土崩瓦解,習慣了所向無敵後,心態也會產生微妙變化。

眼看魏軍漸入包圍圈,劉秀也翻身上馬,掃視眾人,仿若昆陽大戰前夕一樣,他舉起劍,讓自己的身影在炎炎漢旗前,掠過士卒麵前,讓所有人都看到自己,看到他們的皇帝與士卒同在!

“諸君,奪回淮北,將從此役而始!”

……

短短一日後,身在下邳城,等待配合“蛇尾”的耿弇,便得知了下相的敗績。

“下相遭到吳軍大眾襲擊?”

“敵寇數路來攻,汝等難以對敵,遂殲敵無數,轉頭暫退?”

麵對噩耗,耿弇倒不全是憂慮,反而有些興奮,這意味著,敵人放棄了去靈璧那個陷阱,直衝他這蛇頭而來,這倒是先前未曾料到的事。

“吳軍有多少人?”

“十萬?”

這個數字氣得耿弇直接拍了案幾:“怕不是誆我,劉秀就算刮儘徐揚之兵,手中恐怕也不足五萬,焉能有十萬之眾?”

這顯然是敗軍之將在推諉責任,一旦失利,就極力誇大敵人,乃是軍隊裡的常態了。

至於跑回來的將校說,作戰期間殲敵多少多少隻來不及割首級清點,更是萬萬信不得。

耿弇隻關心一件事:損失多少?

“收攏後,隻得五千?”

不管剩下那五千人是戰死、被俘還是逃散,損耗過半,基本意味著一支軍隊喪失了戰鬥力。

形勢一下子不容樂觀起來,和屬下一樣,小耿也難以避免軍中壞習慣,前段時日的下邳之戰並沒有給第五倫奏報裡的那麼順利,其中一個師主攻,損失不小。

而更要命的是,隨著嚴冬越發寒冷,耿弇夏天時在臨淄挨了一箭的地方傷口複發,時常隱隱作痛,這也是他在下邳滯留,沒有親擊下相的原因。

“車騎將軍!”

伏隆作為第五倫留在耿弇身邊的刹車片,立刻懇求道:“形勢大變,吳軍不擊靈璧而來襲我,既然劉秀賊兵強盛,不如可暫時閉下邳城休養士卒,以等待皇帝到來。”

“下邳城小,放不下兩萬餘人,其餘怎麼辦?”

耿弇卻搖頭說:“更何況,天子將到,臣子應殺牛灑酒待百官到來,豈能反要留著賊虜來麻煩君上?”

不及商議妥當,來自彭城的急詔抵達,伏隆聽詔後,除了驚呼第五倫料事如神,竟能提前預判劉秀動作外,便是再勸耿弇,按照皇帝的詔令,勿與漢軍交戰!

“下相與下邳之間,不過一日之程,吳軍眼下可過了沭水?”

“已過沭水,前鋒逼近下邳之郊,駐定不動。”

耿弇頓時了然,若敵人未過沭水,尚能阻擊,一旦搶渡,就被他們欺身近前了,遂對著詔令下拜,感慨道:

“如今形勢,不是臣非要打劉秀。”

“而是劉秀,撲麵而來,避無可避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