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五四章 皇道真經(1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15255 字 2024-04-18

“……”

“本侯?”

“請本侯出手?”

“本侯怎麼覺你們還有不少餘力?”

周清笑語。

此間一切都在感知之中,整個神都九宮一體陣勢還可支撐不短時間,現在有損的隻是普通弟子。

並無大礙。

若是東皇太一、小丫頭她們九人有損傷,才是緊要之事。

並蒂青蓮!

第六轉的聲勢太大了,隻是道韻的疊蕩起伏,引動天地元氣潮汐,洶湧澎湃,宛若海域波濤極儘震動。

渾厚若三界深壓一處。

撼動虛空內外,力量自生。

雖有此言,抬手間還是一束束淡紫色的流光流出,沒入那些三元有損的陰陽家弟子身上。

刹那。

便是將他們身上的傷勢抹去,餘韻仍存,令那些陰陽弟子體內的玄功運轉更為順暢,操持陣法也更加的熟練。

更加的有力。

更加的安穩。

……

陣勢無礙,仍繼續不間斷的調動仙山本源,引動人間鼎的內外三界氣息,昊天垂落玄奇。

第六轉!

聲勢越來越大了。

並蒂青蓮蛻變的速度也加快許多,熔煉其餘十二株元丹之寶,已經蘊生超越元丹的種子。

如今。

隨一次次的蛻變,隨一次次道韻吐納升華,種子已經發芽,種子正在成長。

成長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那種奇異的道韻愈發明晰。

愈發的顯耀。

超越元丹之寶?

到達另外一個境界!

縱是在上古都幾乎沒有任何信息留下的存在!

天地萬象風雲動。

並蒂青蓮本體籠罩的道韻氣息愈發莫測,靈覺欲要靠近,都覺艱難,一絲絲更為奇異的力量將其覆蓋。

超越元丹。

自生奇力。

“……”

再次揮手落下一道道玄力,將九宮陣勢的損傷之人恢複原樣,周清看向並蒂青蓮。

它!

快要蛻變了。

快了。

第六轉差些,接下來就是第七轉了,有不小的可能,蛻變……不知道會達到一個什麼境界!

眼下。

單單它正在蛻變過程流散的道韻,已經非元丹之寶可比,納其一縷本源,都足堪媲美一株頂尖的天材地寶。

玄關層次的人煉入己身,都可突飛猛進,甚至於破入合道都有莫大助力,若是煉入更多的道韻。

更甚破真丹!

它身上的道韻源於己身,又向著本源更深處的無極之地衝去,道是唯一亙古的。

力量,不過附帶。

天材地寶。

本為無力。

強大如元丹之寶,除非一些特殊的植株,更多的天材地寶麵對修者都是無力的。

眼前!

已經大不一樣了。

並蒂青蓮一體道韻並未完全蛻變,它已經可以調動獨屬於它此刻的玄妙乾坤之力。

仙山祖洲之地的莫大動靜,本能擴散,道韻而起,若然極力而動,極力混亂。

神都九宮陣勢……崩潰在前。

人間鼎!

運轉極致了。

是它的極限了,它可以坐鎮陣法核心本源,汲取天地間無處不在的三界氣息。

然!

並蒂青蓮蛻變的動靜越來越大了。

人間鼎已經有些難以支撐了。

若無人間鼎,仙山十三洲……現在應該臨近崩潰邊緣了,祖洲更為艱難,眼下還有絲絲餘韻存在。

……

一個時辰過去。

並蒂青蓮的動靜終於停下。

道韻!

超越元丹之寶的道韻……似乎有些完整了,那種臨近混元的感覺……不算晦澀。

以蘊生玄力的本源,吞吐天地精粹六次……都沒有徹底蛻變,著實有些小小的簡單。

然!

看樣子……第七轉有極大的可能性。

應有八成以上。

前提!

人間鼎還能繼續承載,以第六轉人間鼎的表現,以仙山陣勢的表現,以整個此方天地愈發恐怖的元氣波濤潮汐動靜而觀。

沒有後續手段,人間鼎……艱難!

仙山艱難!

祖洲艱難!

……

並蒂青蓮蛻變也是艱難。

如若蛻變的途中……一些力量突然後繼無力,那可就是真正的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遠處的祭台場地上,神都九宮陣勢聚散。

許多陰陽弟子席地而坐,運轉玄功,恢複受損的本源,東君焱妃等人亦是如此。

“……”

“多謝武真郡侯出手相助,不然,剛才或有隱患。”

“……”

“並蒂青蓮如今已經是本源六轉了,這種本源九轉之法若是施展,非有每一轉都要功成。”

“若有殘缺,九轉破滅。”

“接下來第七轉,需要武真郡侯助力!”

“……”

九色流光隱現,東皇太一的身影出現在三丈開外虛空,陰陽道禮,抬手打出一物,順而說道諸事。

“……”

“又是一鼎。”

“和那尊鼎模樣一般無二,唯有表麵刻印的經文不太一樣。”

周清沒有多言。

視線有動,落於東皇太一此刻拿出的一物上。

一尊鼎!

一尊熟悉的鼎!

一尊和人間鼎長得一模一樣的鼎器!

又是一尊人間鼎?

不太一樣。

不一樣。

此刻正在並蒂青蓮身下的那尊人間鼎……大肚鼎身刻印的是《人間鼎》經文。

語落《天》、《地》兩份篇章,推演之,還不為齊全,還有些殘缺,是不完整的經文。

這尊鼎……模樣一般無二。

表麵烙印的經文,是《人間道》那卷經文的另外兩份篇章,語落《山》、《川》兩份篇章。

“此鼎……為風後率領匠作之人打造,人皇親自將《人間道》經文刻印其上。”

“人皇一身所修皆在《人間道》!”

“《人間道》一共三卷,一卷談天,是為《乾坤》卷。”

“一卷說地,是為《地藏》卷!”

“一卷論人,是為《人間》卷!”

“每一卷又分八篇,這兩尊鼎上的經文出自《乾坤》談天卷,《乾坤》有天、地、日、月、山、川、雲、氣八篇!”

“那尊鼎是天地篇章。”

“這尊鼎是山川篇章!”

“還有兩尊鼎語論另外的四篇經文。”

“其餘兩卷也是如此,兩篇經文刻印一鼎,合計十二尊鼎!”

“雖為篇章,卻都不其齊全,隻有真經完整內容的一半左右,欲要一窺完整的《人間道》經文。”

“需要齊集十二尊鼎,以秘法將十二尊鼎貫通,方可顯化《人間道》的全部經文。”

東皇太一這次沒有寡言。

抬手一指遠處並蒂青蓮下的那尊鼎,又看向身側的這尊鼎,將這尊鼎的訊息快速說道著。

“談天!”

“說地!”

“論人!”

“三卷經文,二十四篇經文!”

“十二尊鼎!”

“這麼說……陰陽家內有十二尊鼎了?”

“本侯記得禹王也曾鑄就十二尊小鼎,相連星辰古約的,蒼龍七宿……已經完畢。”

“那些鼎……你們用不到了。”

“……”

《人間道》!

人皇一體所修真法經文!

倒還是第一次知曉,西王金母一族都沒有什麼記載,諸夏間也沒有什麼記載。

這兩尊鼎上記載的經文是《人間道》篇章。

十二尊鼎!

這兩尊鼎果然和人皇有關係。

十二尊鼎!

倒是想起另外一件事,記得從五彩之鳳口中得知,禹王治水有成,立下九州約定之後。

便是鑄就十二尊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