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晚飯,朱珠和朱玥姐妹倆把碗筷和廚房都收拾乾淨後,提著大姑父吳漢良送來的麥乳精和牛肉醬就出了門。
村長朱鴻京住在清河村小學後麵,跟學校操場圍牆隻隔著一條不足三米寬的小路。
朱鴻京有三個兒子,都已經分家了,他跟著長子朱振華一家住。
家裡的房子是下山虎的建築戶型,去年娶孫媳婦那會兒才翻新重蓋的,是一套非常具有當地文化特色,帶著很高美學價值的居民建築。
朱誌勇在家的時候,時不時也會上村長家的門走動。
兩家從朱爺爺那一代就交好著,朱鴻京拿朱誌勇當子侄看待,朱珠和朱玥過來也是熟門熟路了。
來開門的是朱鴻京的大兒媳劉桂芬。
朱珠和朱玥甜甜的喊了聲‘伯娘’,劉桂芬見隻有姐妹倆過來,愣了一下後,隨及就讓二人快進院子。
“伯娘早上才聽說你媽住院的消息,還想著明日抽個空,去醫院看一看她。”劉桂芬說。
朱珠忙接話:“謝謝伯娘關心,我媽今天上午已經出院了,人沒什麼事。
之前就是被朱永強和羅漢那幾個混賬來鬨,再加上我爸那消息傳回來後,我媽受了些打擊,才引發了頭疾。”
劉桂芬忍不住歎了一口氣,“當初你爸來跟老爺子說要去蘇國倒賣貨物的事,老爺子是攔過也勸過的。
可誌勇自己心太大了,聽不進去,老爺子也不能拿他怎樣。
現在呀,彆說他人遠在蘇國,就是在外省外地,咱也是鞭長莫及啊,真是苦了你們娘幾個了。”
朱玥咬了咬唇,眼圈紅紅的,“伯娘,您這麼說,就是村長爺爺那裡還沒能打聽到我爸的消息是嗎?”
劉桂芬並不知道朱鴻京答應過朱珠姐妹什麼。
她疑惑道:“老爺子今天一早就出門去了縣裡,還沒回來呢!”
難道是專門去縣裡找門路幫忙打聽朱誌勇的事情去了?
朱珠正好也有同樣的猜測,心裡越發感激起了朱鴻京來。
她將手中提著的東西拿給了劉桂芬,“伯娘,這是孝敬村長爺爺的,您先幫我收下。
昨天村長爺爺去我們家幫我們解決了朱永強的無理取鬨,臨走前是跟我說過會幫忙打聽我爸的消息。
看來還是我和二妹太過心急了。
等村長爺爺回來了,我們再過來拜訪他老人家。”
作為清河村的村長,朱鴻京就是整個村子的權威。
村裡大小村民但凡有什麼事想求村長辦的,都會走點禮。
隻要不是明晃晃的送大團結這種腐敗行為,便隻算一般的人情往來,劉桂芬也收習慣了,沒跟朱家姐妹倆客氣。
“那行,等老爺子回來了,我讓你們美玲嫂子去家裡說一聲。”
高美玲就是劉桂芬去年為兒子娶進門的新媳婦兒,盧新鎮那邊的,家裡條件也很不錯。
會裁衣縫紉,長得也好看,大眼睛圓臉盤,是這個時代最符合主流審美的那一卦。
朱珠和朱玥再次表示感謝後,就從村長家裡出來了。
路上,朱玥默默掉起了眼淚,朱珠伸手拉住了二妹的手,心裡也覺壓抑難受。
“玥玥,不哭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們要對爸爸抱有信心!
剛剛桂芬伯娘有一句話說的很對,現在通訊不便,消息閉塞,國內尚且如此,咱爸如今遠在蘇國,我們想做點什麼,也是鞭長莫及。
大姐這樣說,不代表著我們就心大到什麼都不去做了。
在我們能力範圍內能找到的門路,能托到的人,我們還是要儘力努力爭取,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就丟掉生活。”
朱珠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二妹的反應,見她好像聽進去了,這才接著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