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午,朱珠就帶著月餅,騎著自行車去了鎮上。
第一站直接就往舅舅李鬆柏的紡織廠去了。
碰上舅舅正在開會,門衛大叔倒是不介意放朱珠進廠裡,招呼著她進門房坐一會兒。
朱珠估摸了一下時間,笑著對門衛說:“大叔,我去趟供銷社,一會兒再過來。”
她說完騎上自行車直接就往供銷社去。
上回朱珠來供銷社買米麵糧油的時候,就打聽過了,供銷社主任姓許,兩個月前才從鄉鎮府辦公室調上來的。
聽說這位許主任上來後,就撤掉了幾家百貨商品的原有供應,嫌棄人家的貨質量達不到他的要求,重新換了新的供貨商。
朱珠從這個信號裡知道,供銷社的源頭供應不是一層不變的,有被換掉的,就有被重新選上的。
去年供銷社的月餅生意並不太好,完全乾不過發記餅鋪,這是供銷社的餅餌供應商製作月餅的手藝問題。
雖然供銷社賣的月餅價格比發記有那麼一點優勢,可是大過節的,老百姓們難得願意掏一次買肉的錢來買月餅,還會計較一斤月餅一毛兩毛的價格差麼?
發記做的月餅比供銷社賣的好吃,自然是要去發記買的,這就是大部分人的正常心理。
朱珠想跟許主任談一談今年中秋的月餅供應,看能不能打動人家。
不管是以寄賣抽成的形式,還是直接與供銷社簽訂供應合作協議,朱珠都覺得有可操作的空間。
八十年代是一個人情味很濃的年代,這年頭普通人家日常往來,到家裡坐坐都要捎個手信,更彆提是要跟人談生意或者求人辦事了。
空著雙手登門隻靠上下嘴皮子動一動是絕對不行的,會給人落下個不知禮數的印象。
但給什麼人送什麼禮,這都是有講究的。
普通親戚間走動,花幾塊錢買份白糖掛麵挺合適,但給許主任這樣身份的乾部同誌送禮,還是得拿出點誠意的。
煙酒茶這三樣東西,絕對不會出錯。
朱珠到了供銷社門口找了個地方將自行車上鎖後,就直接走到了專門賣煙酒茶葉的櫃台。
水仙和鐵觀音是目前當地人比較喜歡喝的茶。
朱珠問了一下價格,水仙有兩種,一種是老水仙,一斤八塊四毛錢,新的一斤六塊錢。
鐵觀音有三種價位的,便宜的三塊左右,中間價位的,七塊八毛,稍微貴點的十塊一斤。
朱珠一時拿不定主意,問售貨員哪種茶葉賣得最好。
售貨員指著三塊錢一斤的鐵觀音說:“鎮上各大廠子上班的人基本都買這種,泡大壺茶放車間喝,實惠,一斤能喝上一兩個月了。”
朱珠果斷放棄了三塊錢一斤的鐵觀音,像許主任這種坐辦公室的,是不可能喝大壺茶的。
細致講究的人,都愛喝功夫茶,小口喝,慢慢品,才能喝出個滋味來。
“給我包一斤老水仙吧。”朱珠想到她舅舅貌似就愛喝這個茶,直接按著舅舅李鬆柏的口味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