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聶磊那兒得到的消息,讓全家人都很振奮。
朱奶奶高興得眼淚都流出來了,一邊抹著淚一邊咧著嘴笑,不住點頭道:
“好好好,老天保佑,祖宗們在天有靈,隻要誌勇好好的,老婆子折壽十年都願意。”
李香蘭嗔怪道:“媽,您彆亂說,您得好好生活,得長命百歲。
等誌勇回來,您好好教育他,打他罵他都行,再不能讓他這麼嚇唬咱!”
朱奶奶一臉認同的附和:“是,等他回來的,我指定要好好收拾他。”
婆媳倆雖然都在埋怨朱誌勇,可她們語氣裡都透著歡喜,連帶著家裡的氣氛也輕鬆歡快了不少。
朱奶奶更是發了話,交代李香蘭晚上要做豐富一點,說是給孩子們都補補,其實就是想借此慶祝一下。
從這天開始,家裡的精氣神也好似變得不一樣了。
紡織廠的月餅訂單還有供銷社的供應,都要緊鑼密鼓地準備起來了。
家裡從上到下,每個人都參與著食材的準備工作,就連最小的朱璿都能幫著用杵臼碾花生和核桃仁了。
陸續有新鮮的月餅出爐後,朱珠稱了五十斤往供銷社裡送。
許主任也特意讓食品櫃台騰出了個顯眼的位置讓售貨員擺上。
月餅能不能賣,有沒有潛力,等上兩天時間發酵看看就知道了。
村長兒媳劉桂芬也來家裡拿了一些月餅樣。
為了一斤一毛錢的月餅提成,劉桂芬跑得還挺勤快,就是跟李香蘭擔心的那樣,農村人普遍覺得月餅的價錢太貴了,基本上都是隻問不買。
劉桂芬前前後後從朱珠家裡拿走了六個月餅樣,卻連一斤月餅都沒有推銷出去。
她覺得挺不好意思的,那月餅樣又不是隻給人看看不給嘗,六個稱重都不止一斤了,卻白給人吃掉了,一毛錢成本都收不回。
這天晚上,劉桂芬來到家裡,把這幾天推銷月餅的情況告訴了李香蘭和朱珠,話裡話外都是說月餅好吃是好吃,就是價格太貴了,莊戶人家買不起。
李香蘭是個老實人,覺得劉桂芬說的是實情,這也是她當初最擔心的問題。
朱珠卻直接點出了劉桂芬推銷的方向不對。
劉桂芬聽了心裡多少有點不快,但朱珠是高中生,是村裡少數最有文化的那幾個人,有文化的人見識總是比她們這些當泥腿子的強。
她耐著性子主動問朱珠,請她指點一二。
朱珠忙說‘不敢當’,卻也沒藏私,將自己原先打算使的招數教給了劉桂芬。
劉桂芬吃驚不已,嘴上也不得不承認:“還是會讀書的聰明啊!
我之前總盯著咱村和我娘家村裡的那些農民,都是地裡刨食的莊稼人,平日裡連肉都舍不得割,哪有那個閒錢買這麼貴的月餅吃......”
意識到自己總是嫌朱珠家的月餅‘貴’,怕小姑娘聽了不高興,劉桂芬忙補充一句,“他們那些大老粗的都不識貨。
咱不是有句老話叫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麼?嗬嗬,推銷給他們那些人,完全是拋媚眼給瞎子看了!”
朱珠知道劉桂芬會這樣委婉客氣,還是因為那一斤一毛錢的分成在誘惑著她,畢竟是無本的買賣,不要白不要。